布林肯啟程去北京前呼籲與中國改善溝通
文/voa張蓉湘
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週五(6月16日)表示,他尋求在週末訪問中國期間建立「暢通和有力」的溝通。這次訪問原計劃在今年2月進行,在疑似中國間諜氣球飛越美國領空後,訪問被重新安排。
在星期五晚上啟程前往中國前不久,布林肯在華盛頓的新聞發佈會上說,美國官員將與中國官員坦率地談論對一系列議題的「非常真實的關切」。
布林肯在與來訪的新加坡外交部長衛維恩·巴拉克里希南(Vivian Balakrishnan)一道舉行記者會時表示,美國希望確保「我們與中國的競爭不會轉向對抗或衝突」。
人們對布林肯此行將重置兩國緊張關係的期望很低。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週五表示,「美國將中國視為‘最主要競爭對手’和‘最重大地緣政治挑戰’,這是對中國的嚴重誤判。」
他說,美國與中國的競爭「不是所謂的‘負責任競爭’,而是極不負責任的霸道行徑,只會將中美推向對抗,將世界推向分裂。」
布林肯是自2018年以來第一位訪問北京的美國國務卿。
美國國務院週三表示,「在北京期間,布林肯國務卿將會晤中國高級官員,討論保持溝通管道暢通對負責任地管控美中關係的重要性。他還將提出雙方關切的雙邊議題、全球和地區性的事務,以及有關共同的跨國挑戰的潛在合作。」
週二晚上,布林肯與中國外交部長秦剛通了電話。
布林肯在一條推文中說,他和秦剛「討論了為保持暢通的溝通管道以及雙邊和全球議題所做的持續努力」。
在北京,中國官員星期三要求美國停止北京所說的華盛頓對中國安全和發展利益的破壞,但又補充說,兩國可以管控分歧並促進合作。
汪文斌在週三的新聞發佈會上說,北京政府「希望美方採取實際行動,同中方相向而行,有效管控分歧、促進交流合作,推動中美關係止跌企穩,重回健康穩定發展軌道。」
美國高級官員表示,布林肯6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會晤期間,議程上的重要話題包括地區安全、禁毒、氣候變化、全球宏觀經濟穩定、美國公民在中國被不當拘留,以及美中兩國的民間交流。
官員們表示,他們預計在布林肯在北京會晤後不會有「一長串可交付的成果」。
美國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丁(Lloyd Austin)星期五在布魯塞爾樂觀地表示,認為自己最終將與中國國防部長李尚福舉行會談。中國本月早些時候在新加坡舉行的一次活動中拒絕與美國舉行防長會談。
「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見面的。我們將在某個時間點見面。但目前這一時間點還沒有到,」奧斯丁在布魯塞爾北約總部的新聞發佈會上說。
週三,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在電話簡報會上告訴記者,制止非法芬太尼進入美國在布林肯北京會晤的議程表上「將佔據突出地位」。
官員們還表示,中國在台灣海峽的軍事升級是「全球關切」。
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印太事務協調員庫爾特·坎貝爾(Kurt Campbell)表示,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在美國是「明確得到兩黨支援的堅定決心」。
美國官員表示,保持溝通管道暢通符合兩國的利益。五角大樓還希望北京接聽軍事熱線電話,以便兩國的將軍們可以在類似最近美中軍艦在台灣海峽近距離接觸等事件中通話。
觀察人士說,儘管局勢緊張,兩國政府正試圖在今年晚些時候舉行元首峰會。
美國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erman Marshall Fund of the United States)印太專案常務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說:「兩國正在努力爭取拜登和習近平在11月三藩市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會議上舉行會晤的可能性。」「為了成功舉行峰會,如果這確實在議程上的話,則需要做很多準備工作,」 她補充說。
雖然華盛頓正在尋求在禁毒和氣候變化問題上與北京重新接觸,但專家和國會批評人士對兩國關係狀況能否發生實質性的變化表示懷疑。
「我認為我們不應該期待美中關係的重置,」 葛來儀對美國之音(VOA)說。
「這是雙方繼續表達他們的關切並可能找到處理分歧的方法的機會。在軍事領域尤其如此,軍事關係實際上已經凍結了,」 葛來儀補充道。
在訪問北京之後,布林肯將前往倫敦參加烏克蘭重建會議,以「動員公共和私營部門的國際支持」並「幫助烏克蘭從俄羅斯的野蠻和持續的襲擊中恢復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