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何不願當發達國家 誰的心涼了?
文/法廣
這個週末有一件事比較引人注意,自氣球事件以來,幾乎沒有交往的中美高官又接觸了。中共最高外交官員王毅與美國總統安全顧問沙利文會談「長達八小時」,真有說的! 不過,從官媒事後反應看,北京當局心態比較複雜。
雙方會晤之後北京方面稱:雙方進行了「坦誠、深入、實質性、建設性的討論」。當然,「王毅就台灣問題全面闡述了中方嚴正立場」。釋放的資訊似乎比較正面。
多少扮演傳聲筒角色的環球時報卻出來潑冷水,5月13日專此發表題為『華盛頓光拿話焐不熱中美關係』社評,稱美國的所作所為,讓「本來對美國懷有善意和好感的中國社會失望、憤慨,讓中國民眾的心越來越涼」。原因在於華盛頓「尤其在台灣問題上」「不會改變對話敵視態度」
社評稱「中國民眾」對美國有「三個不良印象」,「一是不願意看到中國繁榮富強」;「二是挑釁中國核心利益,阻止中國實現統一」;「三是言行不一,說一套做一套」。
其實這三個對美「印象」,每當中美關係低潮時,官方就會重申。比如,楊潔篪和王毅早在2021年3月那次美中阿拉斯加對話時就批評美國言行不一,而「中國人不吃這一套」。
在輿論一律,不允許他人異議,連不合官方口徑的評論都要遮罩或者刪掉的情況下,動輒說民眾對美國如何如何不滿不是很可靠的。
如果按照環視的評論,中國社會或民眾對美國「心涼了」,那麼,就在這當口,那麼多中國人還在「走線」,冒著生命危險,穿越南美洲熱帶叢林,偷渡美國,也許應該說他們對自己的國家「心涼了」更合適些。
還有那麼多中國的青年學子,爭取去美國留學,顯然不是對美國「心涼了」的表現。至於不少官僚,或明或暗,把自己的家屬子女送往美國,在美國置產,以備萬一之需,更談不上對美國「心涼了」吧。
在「台灣問題」上美國不放過中國,環球時報說的可能也有一點道理,美方一直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中美關係緊張的一個重要因素,的確與台海緊張有重大關係。就是說,美方是不會無視中方在台海的舉止的。這一點中美雙方心照不宣。
至於環時提到「美國不願意看到中國繁榮富強」,這句話很奇怪。美國國會眾議院前些日子通過一項法令,大意是說中國已屬於「發達國家」,不要再在國際組織中使用「開發中國家」的身份了。這不是美國不但看到了中國繁榮富強,而且希望中國正名,從此就屬於發達國家之列了。可是北京對此也不高興。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2日說,「美國想要給中國送一頂發達國家的帽子,這頂帽子中國戴不了。」汪文斌辯解,雖然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人均GDP才相當於美國的六分之一。汪文斌還有一個「堅實」的證據:「正如習近平主席指出的,中國永遠是發展中國家大家庭的一員。」
說中國富起來了,強大了,豈是美國就能隨便戴上的一頂帽子,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就多次聲明過。『北京之春』榮譽主編胡平點出其中的矛盾:「一方面,習近平大力誇耀中國經濟取得了多麼偉大的進展,說中國富起來,強起來了,中國模式如何如何;但談到中國發展中國家地位又矢口否認,這本身就很滑稽。」
不過,汪文斌的說法透露出一個秘密,關鍵是習近平有指示,中國永遠屬於發展中國家一員。有分析指習近平要求把自己歸類為「發展中國家」是一種政治盤算,以此將自己塑造中這一類型國家的領導者,提升自己在南半球和發展中國家的形象。
但無論如何,習近平說中國永遠是發展中國家的一員顯然太絕對,即使按照汪文斌所說的人均GDP來計算,中國人均現在低於美國,難道永遠會低於美國?
而且,習本人早已提出要復興中華,要在不遠的將來實現中國夢,實現了中國夢以後,難道中國永遠還是發展中國家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