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戰狼」大使口出狂言引起眾怒 北京急忙澄清試圖補救
文/美國之音
在素有「戰狼」之稱的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質疑前蘇聯各加盟國主權國家地位的言論引發歐洲政界強烈不滿之後,中國外交部星期一(4月24日)澄清,稱中國尊重蘇聯解體後各加盟共和國的主權國家地位。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甯週一在例行記者會上被多家外媒記者追問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在接受法國一家電視台採訪時有關克裡米亞歸屬及前蘇聯國家缺乏國際法認可的主權國家地位的言論時,重申中國尊重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獨立後的主權國家地位,包括烏克蘭。
在被問及盧沙野的採訪全文刊登在使館網站上,後來又被刪除的原因時,毛寧稱不瞭解相關報導。
路透社報導說,毛寧的解釋看來是中國希望拉開北京與盧沙野評論的距離,試圖緩和歐洲國家的不滿。
報導表示,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因其鷹派和生硬粗暴的風格,成為中國「戰狼外交官」之一。
時常引發爭議的盧沙野在接受法國LCI新聞台4月21日晚間播出的專訪中,被主持人問起克裡米亞(Crimea)是否為烏克蘭一部分時說,歷史上它是俄羅斯的一部分,後來由前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Nikita Khrushchev)交給烏克蘭。
盧沙野還補充說:「在國際法中,這些前蘇聯國家沒有實際地位,因為沒有國際協議將它們的主權國家地位具體化。」
盧沙野的言論立即引發歐洲國家,尤其是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強烈反彈。法國和波羅的海三國的外交部立即發表聲明,表示對盧沙野的言論感到驚訝和不滿,要求中國澄清。
報導說,一位元法國官員表示,法國外交部週一晚些時候召見盧沙野本人,進行「非常堅定的」的討論,要求解釋。
路透社說,捷克外長楊·利帕夫斯基在歐盟國家外長在盧森堡舉行會議前對媒體說,盧沙野的言論「完全不可接受」。
立陶宛外長蘭茨貝爾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說,中國駐法大使的言論說明了為什麼立陶宛等國對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勸和促談發揮建設性作用的能力缺乏信心。他還證實,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三國也決定召見中國駐三國的大使,要求澄清中國政府的立場是否改變。
歐盟外交政策主管、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何塞普·博雷利(Josep Borrell)說,歐盟27國在週一的外長會議上將評估和重新校準對中國的戰略,而盧沙野的言論將是外長們討論的問題之一。
他說,「我們不得不繼續有關中國的討論,它是我們外交政策最重要的議題之一。」
歐洲理事會主席查理斯·蜜雪兒(Charles Michel)表示,歐盟領導人將在今年6月的下次峰會上討論歐盟對中國的立場以及與北京的未來關係。
另據台灣中央社報導,法國參議院外交與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卡托蘭(André Gattolin)認為,應該要傳達清楚訊息,因為總統馬克宏近日訪華帶來不好影響,更別提他關於台灣的有爭議的發言。
報導說,在俄烏戰爭持續之際,歐洲各國對盧沙野否定前蘇聯國家主權的言論感到非常憤怒。近80名歐洲議員4月23日在世界報發表公開信表示,盧沙野的激進言論嚴重侮辱相關國家的歷史、文化及完整性,並且明顯違反國際法,必須視為對法國歐洲夥伴國家安全的威脅。
報導說,信中形容盧沙野的言論是最糟糕的戰狼行徑,完全超出外交辭令可接受的範疇,並呼籲將盧沙野列為「不受歡迎人物」。
美國彭博社週一報導說,盧沙野質疑包括烏克蘭在內的前蘇聯國家主權地位的言論令法國總統馬克宏爭取中國幫助調解俄烏戰爭的外交努力再遭受一次打擊。
報導表示,盧沙野質疑前蘇聯國家的主權地位激起了歐洲的憤怒反應,削弱了馬克宏推動法國總統外交顧問埃馬紐埃爾·博納(Emmanuel Bonne)與中國最高外交官王毅尋求合作,以建立一個可作為俄烏未來談判基礎框架的努力。
報導說,目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正處於一個關鍵節點。烏克蘭正在準備發起預期中的春季反攻,以維持歐洲盟友對烏克蘭信心。不過,馬克宏推動中國介入停戰談判的努力,加重了一些歐洲國家對烏克蘭奪回被占領土能力的疑慮,令歐洲支持烏克蘭的統一戰線面臨威脅。
報導表示,馬克宏在未與歐盟成員國事先磋商的情況下,試圖推動和談停火這樣一個敏感外交努力,被盟友批評為不成熟,可能危及歐盟的團結,也令華盛頓感到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