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社會政治

布林肯稱北京欲加速奪台 汪文斌批美竄改承諾

中國外交部回應布林肯的發言,美中外交再交鋒。

文/德國之聲中文網

中共召開二十大之際,美中外交再交鋒。中國外交部週二回應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日前稱北京欲加速「統一」台灣的言論。汪文斌指控,美國有關發言不是對承諾的重申,而是「竄改」。兩人各自說了些什麼?

針對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日前有關「北京欲加速奪台」的發言,中國外交部週二(10月18日)做出回應。發言人汪文斌批評布林肯的說法「不是對承諾的重申,而是對承諾的篡改。」

在回應記者提問時,汪文斌說,美國在「一個中國」問題上作過明確承諾,「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這些承諾清清楚楚體現在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之中。但美方卻一再違背自己的諾言。」

汪文斌續稱,美方承諾包含僅與台灣保持非官方關係,以及逐步減少對台售武,但美國近年大幅放寬美台官方交往,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甚至不顧中方強烈反對「竄訪台灣地區」。且中美建交以來,美售台武器的規模和性能不斷提升,總額已超過700億美元。

他說:「布林肯國務卿還將美國的『一中』政策同中方承諾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相關聯,而且將其作為美國『一中』政策的核心。我要強調的是,這不是對承諾的重申,而是對承諾的篡改。」呼籲美國「回歸『一個中國』的本源本義」、落實「不支持『台獨』的表態」。

「北京欲加速統一」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週一(10月17日)在美國史丹佛大學出席一場論壇活動時表示,習近平正帶領中國朝向更加「激進」的方向發展。

根據法新社報導,布林肯指出,中國在過去十年已產生極大變化。他說:「我們看到近年來在習近平的領導下,出現了一個非常不同的中國。它在國內更具壓迫性,在國外更具侵略性。在許多情況下,這對我們自己的利益,以及我們自己的價值觀構成了挑戰。」

談及台海局勢時,布林肯表示,「近年來,北京對台灣的態度有了變化」。他說:中國已經做出了一個「根本性的決定,即現狀不再被接受,北京決心在更快的時間實現統一」。

布林肯稱,中國願意不惜一切代價來贏得台灣,「如果和平手段不起作用,那麼它將採用脅迫手段。」他續道:「還有可能,如果脅迫手段不起作用,那麼也許會採取武力手段來實現其目標。而這正是深刻地擾亂現狀,並造成巨大緊張的原因。」

他說,美國和世界各國在和平解決台灣問題上有著深遠的利益,「每天通過(台灣)海峽的商業運輸量——這對全世界的經濟都有影響——是巨大的。」他補充道,「如果台灣的半導體生產因敵對行動而中斷,全世界將產生經濟危機。」

對於北京「加速統一台灣」的說法,布林肯沒有詳細說明時間表,也沒有提供其他細節。與此同時,布林肯也重申美國維持「一中政策」不變。

他說,美國致力於其「一個中國」政策,但也決心兌現其支持台灣自衛能力的承諾。

美國國務院沒有立即回應布林肯的有關評論,是否反映了美國對中國已經加快奪台時間表的任何正式評估。2021年3月,時任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Philip Scot Davidson)曾向美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表示,中國想 「在這10年內,事實上,在未來6年內 」拿下台灣。

中國共產黨正在舉行中的第20屆全國黨代表大會(二十大)受到全球矚目。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預料將在二十大後取得史無前例的第三任期。習近平在週日開幕的二十大報告稱,「祖國完全統一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夠實現」。他提到:「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國人來決定。我們堅持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不排除對「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使用武力。

強調美中合作利益

香港《南華早報》報導,布林肯在週一的演說中將美中關係形容是「影響最大」、「最具挑戰性」和「最複雜」的關係之一。他說,美中競爭的基調將「決定冷戰後的下一步」。但他也表示,雙方應就共同利益進行合作。

布林肯強調,美中是世界兩大經濟體,美中關係不應該淪為一張汽車「保險桿上的貼紙」,世界 「從根本上期望」這兩個大國在氣候變化、全球衛生等方面進行合作,「如果美國和中國沒有實際參與解決氣候、全球健康等問題」,世界的重大挑戰將難以解決。

布林肯還說,北京 「只是必須對來自世界各國的需求信號做出反應,在有關問題上成為一個積極的行為者,而不是消極的行為者。」

外傳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在11月於峇裡島舉行的20國集團峰會(G20)期間會面。若成真,這將是兩人成為各自國家最高領導人後的首次會面。

日前有美國媒體引述消息人士的說法稱,中國政府官員試圖阻撓美國安排「拜習會」。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17日的例行記者會間接否認了這個說法。汪文斌回應媒體道:「相信你應該注意到,美方已經表示,你提到的消息不屬實。」

連結:布林肯稱北京欲加速奪台 汪文斌批美篡改承諾 | 德國之聲 來自德國 介紹德國 | DW | 19.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