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報告:中國計劃到2045年成爲頭號太空強國
文/RFA
多家美國機構的官員近日發佈2022年度《太空工業基礎現狀》(State of Space Industrial Base)報告,明確提出中國致力於到2045年取代美國成爲頭號太空強國,美國必須提前採取行動,維持其太空領導地位。
這份由美國太空部隊、國防創新小組、空軍部和空軍研究實驗室的幾名官員起草的摘要報告,彙總了幾百名參與了相關專題討論會的政府、學界和工商界人士的意見。但報告強調,其內容並不一定代表了美國政府的官方政策或立場。
2019年發佈的首份《太空工業基礎現狀》報告就曾引述美國太空政策分析師戈斯瓦米(Namrata Goswami說,中國希望在2045年之前成爲頭號太空強國;本月發佈的第四份報告再次強調了這個期限,指出中國仍致力於到2045年在經濟、外交和軍事層面上取代美國,成爲在太空佔據主導地位的大國。
不過,中國官方在這方面的表述上有顯著差別。2017年,官媒央視從央企中國航太科技集團獲悉,中國計劃到2045年,全面建成航太強國。
美國智庫國際評估與戰略中心的中國軍事問題專家費學禮(Richard Fisher)對此表示,無論中方如何描述這些戰略目標,其意圖是毋庸置疑的。
「中國政府有意把軍隊、科技和航太領域的戰略目標設定得很模糊,但我們可以將這些期限……視爲中共試圖在這些領域佔據優勢地位的時間。」
中國自建太空站
自1998年投入使用以來,美國帶頭協調建設的國際空間站接待了近二十個國家的數百名宇航員和研究人員,但美國出於國家安全原因,把中國排除在了國際空間站之外。去年六月,中國將三名宇航員送入了中國「天宮號」空間站,這也是目前「國際空間站」之外唯一的空間站,並計劃在今年年內全面建成這座空間站。
有輿論認爲,中國啓用「天宮號」空間站,就是在挑戰美國的太空主導地位。
在阿波羅11號登月半個多世紀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將在下週一發射阿爾忒彌斯(Artemis)1號。這枚不攜帶宇航員的火箭計劃繞月飛行後返回地面,爲美國日後重返月球、探索火星做準備。《華爾街日報》週五發佈視頻報道說,這家美國機構與合作夥伴在推進阿爾忒彌斯計劃的過程中遇到了一系列技術、法律和成本上的挑戰。
上述最新報告就指出,儘管美國太空工業基礎仍處在上升期,但業內人士擔心中國比美國提升得更快。報告引述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數據說,過去二十年來,中國研發經費佔全球比重快速上升;預計到2030年,中國研發經費每年將會比美國高出超過2000億美元。
不過,長期關注軍事問題的旅美學者程曉農表示,這份報告的預測基於兩個不太可能實現的前提,但中心思想是明確的。
「我覺得美方的相關研究認爲中國會趕超作了兩個假設,一個是美國不動了(而中國在跑步),另一個是美國沒錢而中國有錢,這兩個假設都不成立,但他們這麼講有他們的道理,那就是美國需要增加軍費。」
商業航太井噴式發展
英國廣播公司(BBC)近期引述歐洲諮詢公司(Euroconsult)的排名說,美國政府去年在太空技術方面的政府支出接近550億美元,是位居第二的中國103億美元支出的五倍多。
但中國市場研究機構「36氪研究院」上個月發佈的《2022年中國商業航太行業洞察報告》指出,中國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商業航太產業鏈,包括上游的衛星和火箭製造商;中游的火箭發射和衛星運營服務商;下游的通信、導航、遙感等應用場景。
中國市場諮詢公司艾媒(iiMedia)幾個月前還發布報告說,中國商業航太市場規模自2015年以來保持高速增長,過去五年來增速均高於20%,預計2024年其市場規模將超過2.3萬億元人民幣。
儘管如此,程曉農認爲,隨著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航太支出保持穩定增長會越來越難。
「中國要想繼續在擴大海軍、空軍、核武庫的情況下,同時擴大太空力量,還要在現有軍費水準上加倍,當局是做不到的,因爲它現在沒有錢加倍了。」
美方報告還寫道,美國應該在民用和國家安全領域加快採納商業解決方案,並減少遏制創新和技術進步的「官僚主義障礙」,以維持在太空領域的主導地位。
連結:美報告:中國計劃到2045年成爲頭號太空強國 — 普通話主頁 (rfa.org)
美國軍方發佈報告炒作:中國正朝著2045年取代美國成為「太空霸主」穩步前進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
近年來,中國航太領域一次又一次取得重大突破和斐然成就,讓美國相關人士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可謂是「壓力山大」。
據美國「太空新聞網」(SpaceNews)當地時間8月24日報導,當天美國軍方多個部門連同智庫機構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舉辦了一場討論會,圍繞一份連續四年發佈的《太空工業基地狀況報告》展開論述,該報告敦促美國政府制定與中國競爭的國家計畫,以及一項接納私營部門為主要合作夥伴的「國家太空戰略」。
報告認為,「中國正朝2045年取代美國成為‘太空霸主’前進」,一名因「哭窮」缺乏資金支援而即將辭職離任的美國軍方技術高官也不忘聲稱,「若不加大投資,中國將在太空領域超過美國」,他的這一說法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比爾·尼爾森(Bill Nelson)一貫炒作渲染的言論如出一轍。
從去年5月執掌NASA至今,尼爾森很快就把中國當成了向國會索要撥款的「財富密碼」,不斷用所謂「中國威脅論」,將中國塑造成「一個非常咄咄逼人的競爭對手」,聲稱美國必須時刻「緊盯中國」。此外,他還惡意污蔑中國靠「技術偷竊」參與「太空競賽」,甚至發表「中國想佔領月球」的荒謬說法。
對此,中方早就勸誡美方,應停止鼓噪所謂「中國外空威脅論」,更何況「美國才是外空安全面臨的最大威脅」,應當認真檢視並修正自身在外空領域的消極言行。
為防止中國成為「太空霸主」,美軍方官員要求增加投資
據報導,2022年版的《太空工業基地狀況報告》,其副標題為「為可持續發展、繁榮和地球贏得新太空競賽」,由來自美國國防部國防創新部門(DIU)、美國太空部隊(USSF)、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AFRL)的軍方和文職官員共同撰寫。
這份多達110頁的報告,由250多人在今年早些時候參與編寫,是第四份評估美國如何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戰略時代,保持在商業、民用和國家安全領域處於領導地位的報告。與前幾版報告的主題相呼應,今年的報告認為美國應當制定一項戰略,以保持「太空超級大國」地位,將私營部門視為政府的關鍵夥伴。
該報告稱,「中國正朝著在2045年超越美國成為主導太空力量的目標穩步前進」。與此同時,由於美國的政策和採購做法針對一個包含「靜態需求」的不同時代,已成為新太空時代標誌的「敏捷工程生態系統」正面臨到風險。
美國國防部國防創新部門是五角大廈在2015年成立的新部門,被稱作「五角大廈的創新實驗室」,主要負責為美國軍事發展引入更多前沿商業技術。
當地時間8月24日,該部門主任邁克爾·布朗(Michael Brown)在與大西洋理事會共同討論報告時聲稱:「如果我們不增加投資,中國可能在太空優勢方面超過美國。」曾任網路安全公司「賽門鐵克」CEO的布朗,已宣佈將在今年9月辭職。據美媒報導,布朗的辭職或與其工作缺乏資金等方面的支援有關。
布朗認為,美國需要有一個太空投資和創新的「國家願景」,以領先於中國。例如,報告中提到,美國政府必須增加必須增加空間基礎設施的支出,涉及空間採礦、製造業和太陽能領域,這將刺激私人投資。
布朗稱,太空經濟正受到私人投資的「深刻影響」,這意味著政府不必承擔其中的所有成本。他補充稱:「因此,想要贏得太空競賽,就必須加強公私合作,強調商業技術而不是定制系統,我們需要為這些建設太空未來的公司提供政府合同收入。」
美國防創新部門的太空投資組合主管史蒂文·布托(Steven Butow),則以美國國家偵察局(NRO)與三家商業成像衛星運營商達成10年協議為例,強調美國政府應當如何與太空行業合作。他說:「美國國家偵察局認為這些是有意義的合同,現在這些公司可以規劃未來,因為它們已是政府企業的一部分。」
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的上校埃裡克·費爾特(Eric Felt)也參與了報告撰寫,他稱這份報告列出了「雄心勃勃的目標」,要實現這些目標,需要政府機構之間的重大合作與協調。
他表示,報告不斷重複前幾年所提出的建議非常重要,因為美國在這些領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戰略計畫和長期願景很難實現,「我們還沒有取得足夠的進展」。
NASA局長找到向美國國會要錢密碼:CHINA
事實上,在太空發展領域,這份2022年版《太空工業基地狀況報告》和多名美國軍方官員透露出的說法,和此前NASA局長尼爾森頻繁拿中國說事如出一轍,從去年開始,尼爾森甚至還找到了要求國會打錢的「財富密碼」。
2021年5月19日,當時剛剛走馬上任NASA局長一職的尼爾森亮相於國會。而就在幾天前,中國的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著陸于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預選著陸區,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著陸火星取得成功。
在這場聽證會上,尼爾森談及了對中國航太計畫和美國登月計畫「阿爾忒彌斯」(Artemis)進展的擔憂。會前幾小時,中國國家航天局剛剛公佈了「祝融」號火星車的首批照片,尼爾森則先後兩次展示了「祝融」號的這些照片,以此作為「中國航太新進展」的證據。
尼爾森稱,中國「將要在本世紀20年代把人類送上月球」;美國需要振作起來嚴肅應對,大力發展載人系統,讓人類「重返月球」。
他還稱,中國計畫在未來幾年向月球南極發射三個大型著陸器,NASA目前只計畫在月球南極部署一個小型著陸器,而月球南極的冰凍水可以用來製造火箭燃料和未來宇航員任務所需的氧氣。此後,他更是借此呼籲國會向NASA批准更多的預算資金。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尼爾森在美國國內不斷發表強硬觀點,其戰略在一定程度上將中國形塑成了「一個非常咄咄逼人的競爭對手」(a very aggressive competitor),他聲稱中國在太空領域雄心勃勃,正在挑戰美國的領導地位,必須時刻「緊盯中國」。
同年6月15日,尼爾森在美國國會參議院撥款委員會的商業、司法和科學小組委員會作證,這場聽證會的日期正是神舟十二號即將迎來發射的前夕,他提到了「來自中國的競爭威脅」。他聲稱,中國並不想等到本世紀30年代才實現人類登月,同時也提到了中俄近期聯合發佈《國際月球科研站路線圖》和《合作夥伴指南》。
當有國會參議員向其施壓,要求他制定重返月球的時間表時,尼爾森表示,2024年仍是目標,但從歷史經驗來看,太空專案通常會被推遲。此後,他又將話題轉移到了中國。
「我認為你們將看到一個非常咄咄逼人的中國。」尼爾森對議員們說道:「我認為,這將成為你們作為一個決策者要思考的問題,即我們先重返月球,再繼續計畫為去火星做準備,這對美國來說具有什麼價值?」
一手炒作著「中國威脅論」,另一手把中國當成索要撥款的「財富密碼」攥在手上,NASA局長尼爾森今年也未停止過發表荒謬言論。
今年5月,他又在美國眾議院撥款委員會的聽證會上無端指責,聲稱中國的航太技術都是「剽竊」美國而來,要保障美國研發成果,就得採取措施維護網路安全,同時提高財政撥款,而不是要求NASA提高創新。7月,尼爾森又跑到德國媒體《圖片報》那裡,宣稱「中國想佔領月球」,不斷「潑髒水」。
中方:美方才是「外空安全的真正威脅」
此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曾回應指出,NASA局長已經不是第一次罔顧事實、信口開河「噴」中國了。美方一些官員不斷構陷污蔑中國正常合理的外空事業。中方堅決反對此種不負責任的言論。作為美國航空航天部門的主管,他應當十分清楚美國太空計畫的「黑歷史」。美方在製造太空垃圾、挑動外空軍備競賽、破壞全球戰略穩定等方面發揮了消極作用,對和平利用外空造成巨大威脅。
近年來,美國更是公然將外空界定為「作戰疆域」,加快組建外空軍和外空司令部,研發部署進攻性外空武器。美方還長期消極抵制談判外空軍控法律文書,不斷強化與盟友的外空軍事合作。另一方面,美國又在航太合作上設置障礙,恣意制裁別國航太機構,出臺法案限制與中國開展航太合作與交流。國際社會早已看透美方這種霸道行徑、雙標做法和虛偽言辭。
中方一向宣導和平利用外空,反對外空武器化和軍備競賽,積極在外空領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探索外空,是為滿足國家經濟、社會、科技和安全等正當需求。中國航太事業的發展完全通過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實現,其權益和成就不容任何質疑和抹黑。
趙立堅強調,中方敦促美方切實承擔起大國應盡的責任,認真檢視並修正自身在外空領域的消極言行,為維護外空持久和平與安全做出應有貢獻。
除了嘴上「潑髒水」,美方還不斷「下黑手」。當地時間8月23日,美國商務部發佈通知,以所謂「國家安全」及外交政策問題為由,將七家中國相關實體(主要與航空航太有關)添加到其出口管制清單中。
根據美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發佈的公告,本次出口管制自8月24日起生效,涉及的7家實體包括了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下屬的部分單位。
具體名單為:中國航太科技集團第九研究所771所(西安微電子技術研究所)、中國航太科技集團第九研究所772所(北京微電子技術研究所)、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502研究所、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513研究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43研究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58研究所、珠海歐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對此,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束玨婷表示,美方一再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出口管制等措施,動用國家力量對他國企業和機構進行打壓遏制,將7家中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中方對此堅決反對。美方的做法嚴重損害中美企業間正常經貿往來合作,嚴重破壞市場規則和國際經貿秩序,嚴重威脅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這不利於中美兩國,也不利於整個世界。美方應立即停止錯誤做法。中方將採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和機構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