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焦點軍事

中國軍演模擬「環台封鎖」 台灣不對稱武器恐無用武之地?

8月5日,在福建省平潭,一架殲-11軍用戰鬥機在平潭附近的台灣海峽上空飛行。平潭是中國大陸離台灣島最近的陸地。

文/美國之音楊安

為了報復美國眾議院院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中共解放軍8月4日至7日接連三天在台灣四周的海空域進行軍事演習,模擬「環台封鎖」作戰。部分台灣軍事專家指出,對照此次解放軍的攻台模式,台灣軍方的不對稱作戰規劃可能出現盲點。他們疾呼,防衛台灣不能只靠不對稱武器,必須搭配傳統載台的武器才能應付灰色地帶衝突,因此,美國應鬆綁其「非不對稱武器不賣」的對台軍售原則。

中共解放軍自8月4日12時起,一連三天在台灣周邊七個區域進行實彈演習,其中三個演習區域橫跨台灣領海與鄰接區,封鎖台灣的意圖相當明顯,也使得兩岸的緊張情勢和風險升高至比1996年台海飛彈危機更嚴峻。

演習首日,解放軍共發射11枚東風彈道飛彈,其中4枚越過台北上空的大氣層後,落入台灣東部海域。而中共軍機、軍艦也多日在台灣周邊,進行海空聯合演習,其中,中國空軍曾於8月5日最多派遣49架次的軍機飛越台灣海峽中線,以行動落實中共「台灣海峽內海化」的主張。

多位台灣軍事專家認為,解放軍此次的軍演恐為未來攻台的模擬,包括先以優勢兵力封鎖台灣,切斷台灣的能源和經濟命脈,並針對美日可能發動的軍事協防行動,優先實施「反介入/區域拒止」戰術,以提前劃定禁區,阻止美日等協力廠商武裝勢力介入台海戰事。

封鎖台灣 中共軍演視同作戰?

位於北台灣桃園的國防大學中共軍事事務研究所所長馬振坤在8月4日的一場座談會中指出,中共在台灣北部、西南和東南海空域所進行的聯合海空演訓,代表其海空機艦將於戰時先奪取這些區域的控制權,並針對美日等外部武裝勢力,實施拒止作戰,也會切斷台灣對外交通,以海制陸,壓制台灣的岸基火力。

他說,中共此舉意在展示其海、空軍具備戰時奪控台灣周邊的制海制空權、封鎖台灣、阻絕外援的能力。

位於台北的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羅慶生曾向美國之音表示,解放軍在裴洛西訪台後的第一天就推出這套「環台封鎖」演習方案,代表中共早就擬好攻台計畫,只是趁機演練。未來,中國若對台動武,不會像俄羅斯打烏克蘭那樣直接發動攻擊,恐類似此次演習,先封鎖台灣。

不過,位於美國華盛頓的喬治梅森大學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亨澤克(Michael Hunzeker)認為,戰場上虛實難辨,若將本周的環台封鎖演習視為中共真正的對台作戰計畫,恐有謬誤,因為美國、台灣、日本都密切觀察此次軍演,沒有道理中國會在此時端出真正的攻台計畫,來給敵軍提早研究反制之道。

亨澤克以電郵告訴美國之音:「解放軍正在演練封鎖行動,這只能視為是他們總體戰略的一部分。若我們只關注封鎖,將是一大錯誤,因為封鎖只是更大挑戰的一環。」

台灣近年在美國的指導下,積極發展所謂的不對稱作戰能力,盼能以低成本的武器,殲滅來犯的解放軍,並讓其攻台行動付出高昂代價。

分析人士說,台灣發展出的不對稱戰備力聚焦在嚇阻解放軍的登島部隊,也就是運用台海阻絕的天然優勢,在敵軍跨海航渡階段,以機動地對空飛彈、機動岸置巡弋飛彈、防禦性水雷等武器,反制解放軍的三棲登陸。不過,解放軍此次展示的攻台模式,似乎讓台灣的不對稱武器恐無用武之地。

台學者:不對稱武器恐無用武之地

國防大學的馬振坤說,從解放軍此次的演訓可以印證,台灣除發展不對稱戰力外,必須維持一定規模的武備戰力。他說,台灣四面環海,維持可恃海空戰力和視距外打擊能力,是戰時避免遭共軍封鎖的關鍵條件,不可偏廢。

馬振坤說:「(台灣)還是要維持一定規模的戰機、水面戰艦、潛艦各方面等主要作戰平台,維持一定的規模跟現代化的水準。假若國軍只完全著重不對稱戰力,而忽略甚至偏廢了基本戰力的維持,未來如果共軍進一步壓縮、侵犯我們周邊海空域,那我們只能站在沙灘上、岸邊,眼睜睜地看著共軍的機艦在我們的領海裡面耀武揚威,所以,維持國軍基本戰力絕對不可偏廢。」

位於台北的國政基金會副研究員揭仲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美國所謂的不對稱作戰武器,主要指飛彈與水雷。中共若於戰時大規模入侵登島,或在台灣的國土防衛作戰階段,這些武器確實能發揮不錯的效果。

不過,揭仲指出,台灣軍隊平時大多在應付中共的灰色地帶衝突,例如,軍機侵擾或飛越海峽中線等,不太可能以不對稱武器回擊,此時就必須依賴所謂的基本戰力,即傳統軍艦、軍機,來做出回應。在此條件下,傳統戰力反而更合適,也較且彈性。

揭仲表示,中共軍艦多日來在海峽中線附近或是台灣東面的西太平洋大量巡航,台灣即派出軍艦一對一跟哨來因應。就軍事對接原則而言,一對一跟哨或許沒必要,但中共的目的是武力展示和威脅,台灣若回以一對一跟哨,也可以發揮政治效果,也就是,當面向中共軍艦或國際社會展示台灣不示弱、也不主動挑釁的立場。

揭仲說:「不對稱武器系統有它令人著迷的地方,但是基本的武器系統,軍機、軍艦卻能夠作為國家的政策工具、捍衛國家利益的工具,這是所謂的不對稱武器系統做不到的。如果太過倚賴不對稱武器系統的話,我們(台灣)到最後的選擇就是發射飛彈與不發射飛彈,這在非戰爭的狀態之下,是不可能這樣做的。」

對於學者呼籲台灣維持傳統武器載台的投資,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的亨澤克並不認同。他說,如果中國真的祭出封鎖,緩慢扼殺台灣,那麼台灣採購更多戰機或護衛艦又有什麼用?如果美國不干預,中國有足夠的軍力擊落、擊沉任何試圖打破封鎖的台灣機艦。

亨澤克指出,台灣要突破中國的封鎖,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儲備糧食、能源和彈藥,只要進入持久戰,美國及區域盟友就能有效實施反封鎖計畫。他說,台灣若和中國比拼傳統武器載具的數量,只會深陷龐大軍費開銷的無底洞。

美國該檢討軍售政策?

由於美國政府堅持台灣須加速發展不對稱戰力,因此,近年幾乎拒售不對稱以外的武器給台灣。美國國務院今年三月就否決台灣提交MH-60R反潛直升機和E-2D先進鷹眼預警機的「需求信函」。

美台商會(US-Taiwan Business Council)五月也透過聲明證實:「拜登政府將不再支持‘不對稱防衛’定義之外的對台軍售計畫」,雖然該會會長韓儒伯(Rupert Hammond-Chambers)也質疑,美方的最新原則將衝擊到台灣取得全方位防禦和威懾中國的武力,不僅無助于提高台灣安全,還製造漏洞,傷害台灣自信和防衛能力。

國政基金會的揭仲透露,台灣不少智庫、學界和軍方其實都跟美國政府高層反映過,中共封鎖台灣的可能性,但他說,美方對於台灣的不對稱戰力帶有相當強烈的主觀意識,因此,完全罔顧台灣的訴求。

揭仲說:「中共軍事入侵的威脅、風險在增加,但是我們(台灣)也必須知道,從現在到2027年中間長達五年的時間,我們可能要應付中共高強度的灰色地帶行為,乃至於長時間持續性的武力威脅或武力侵擾。真的希望華府的官員、國會山莊乃至於智庫學者能夠很謙虛地來看看這幾天在台灣周邊情勢的發展。」

但喬治梅森大學的亨澤克強調,即便台灣遭封鎖,反艦飛彈、無人機和水雷等不對稱武器仍可發揮效用,至少可以轉移中國的注意力,迫使其艦艇和飛機須與台灣本土保持一定距離。更何況,中國最終仍須登島,才能奪台,這些致命武器遲早可用來對付解放軍。

亨澤克說,蔡英文政府已明確承諾將持續投資不對稱武器,且台灣距離發展出能有效遏止入侵或封鎖的不對稱作戰能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此,拜登政府不應在此次中國軍演後,就貿然改變其軍售政策。

他說,中國若是常態化對台「圍而不攻」,台灣以外的國家將受到波及。美國須與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和其他地區夥伴合作,明確告知北京,其將為實施軍演付出經濟和政治的代價。北京越是透過軍演挑釁,區域國家就越有可能站隊美國,聯合向中國施壓,迫使北京為常態化的軍演付出更高昂的成本。

以往的解放軍軍演基本上是在海峽中線以西的大陸沿海一帶,而這次軍演劃定的六個區域有五個在海峽中線以東,一個則橫跨海峽中線。這位央視評論人士稱,過去幾年,時有中共的軍機艦隻跨越海峽中線,但這次則是徹底突破,證明解放軍眼裡沒有海峽中線。

此外,紐約時報周日報導,儘管中共這次展現軍事實力可能會阻止一些西方政客效防裴洛西訪問台灣,但是也縮小了通過談判爭取台灣的希望。相反,北京這種震撼策略可能進一步加深台灣可能永遠無法與尤其是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共達成和平及持久解決方案的疑慮。

報導說,習近平表明了他願意用威脅的軍事大棒試圖擊退他所認為的台灣的反對力量與美國支持的結盟。這次的軍演按計劃周日結束,不過,台灣當局不確認這些演習搞完了,因為中共解放軍沒有明確宣佈已經結束。

報導表示,一些專家警告,這次在台灣周邊的演習可能進一步加深北京與華盛頓之間的互不信任,在極端情況下,甚至是全面的衝突。

報導援引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Kevin Rudd)的分析說,「這不是明天就會爆發,但是卻提升了與美國人就台灣問題爆發危機、衝突,甚至戰爭的整體可能性。」

報導表示,在北京持續軍事壓力下,中國一直以來使用的經濟利誘台灣走向統一的政策胡蘿蔔則越來越無足輕重。以往,北京曾歡迎台灣的投資、農產品和藝人。

報導援引台灣中研院政治學者吳介民的分析說,中國對台政策中的胡蘿蔔的吸引力降低到了冷戰結束以來的最低點。北京手裡的牌目前是逐步提升對台灣的威脅,繼續為使用武力做軍事準備,直到有一天全面進攻台灣成為北京可心的選項。

連結:中国军演模拟“环台封锁” 台湾不对称武器恐无用武之地? (voachin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