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海峽論壇啟幕 凸顯四大特點
文/華夏經緯網
中新網廈門7月12日電 (記者 龍敏)第十四屆海峽論壇於7月12日在福建廈門拉開序幕。海峽論壇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福建省政府台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吳一明表示,本屆論壇繼續以「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為主題,採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各項交流活動,主會場設在廈門,福建省有關設區市和平潭綜合實驗區也分別舉辦相關活動。
本屆論壇安排了論壇大會和青年、基層、文化、經濟交流四大版塊43場活動,有關設區市同期舉辦的有12場活動。此外,還將在10-11月安排紀念兩岸開啟交流35周年系列13場活動。在台灣嘉賓邀請方面,本屆論壇線下活動邀請台灣有關政黨代表、主辦單位代表,以及行業精英、社團負責人、工青婦、鄉鎮村裡、農漁水利、民間信仰等各界嘉賓約2000人,其中集中活動期間邀請台灣嘉賓約1000人。現在論壇各項籌備和防疫保障工作已基本就緒。
對於本屆論壇活動的總體安排,吳一明表示,論壇大會將於7月13日上午10:00在廈門會議中心舉行,線上線下結合舉辦。青年交流版塊,有海峽青年論壇、「單車天使」第一家園騎行之旅、兩岸青年創新創業論壇、「兩岸一家親·從小心連心」研學體驗營等11場活動。基層交流版塊,有海峽百姓論壇、海峽職工論壇、兩岸社區服務懇談會、兩岸基層治理論壇等11場活動。文化交流版塊,有「福臨浯洲」兩岸福文化交流活動、兩岸金點子創意大賽、海峽影視季等10場活動。經濟交流版塊,有「海峽金融論壇·台企發展峰會、兩岸特色鄉鎮交流對接暨鄉村融合發展論壇、海峽兩岸工商合作論壇等11場活動。此外,紀念兩岸開啟交流35周年系列活動,有「35年心路」兩岸交流紀事、「跨越海峽來鄉建」研討會、兩岸特色廟會等13場活動。
吳一明表示本屆論壇有以下四個特點:
一是聚焦兩岸青年,彰顯青春創造活力。青春孕育無限希望,青年創造美好明天。今年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一百年來,兩岸青年與時代同步伐,與民族共命運,共同奏響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激昂的青春樂章。本屆論壇持續聚焦兩岸青年群體,除持續辦好海峽青年論壇、海峽兩岸青少年新媒體論壇等活動,還新增舉辦「單車天使」第一家園騎行之旅、海峽少年說暨青少年語言藝術展演等活動,充分展現廣大台青朋友在大陸追求青春夢想、創造美好生活的生動場景,進一步凸顯兩岸青年致力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青春力量、青春湧動、青春創造。
二是深化基層往來,展現民間交流大勢。今年是兩岸開啟交流35周年。35年前,在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兩岸長期隔絕狀態終被打破,兩岸交流交往大門由此打開。福建作為兩岸交流交往的重要省份,35年來始終致力於推動兩岸民間交流,積極營造兩岸同胞共促交流合作、共謀融合發展的良好氛圍。以「民間性、草根性、廣泛性」為特色的海峽論壇應運而生,已連續舉辦13屆,累計吸引超30萬兩岸同胞共同參與。本屆論壇除繼續關注兩岸民生熱點問題,舉辦基層治理、衛生健康、紅十字、宮廟、殘障人士、社區治理與服務等論壇活動外,還新增舉辦「35年心路」兩岸交流紀事、「跨越海峽來鄉建」研討會等活動,充分說明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我們促進兩岸交流、深化融合發展的努力沒有停,兩岸同胞走近走親的熱切願望沒有減,兩岸民間各領域交流合作沒有斷。
三是賡續文化根脈,深化兩岸共同印記。兩岸同胞血脈相連、文化相通,共同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本屆論壇以祖地文化為基石,鞏固台胞對閩台根脈文化、信俗文化、非遺文化等深厚淵源的認同,與此同時宣傳推廣福建「福」文化,推動更多兩岸同胞成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者和守護者,以更加新穎的模式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性發展。新增舉辦「福臨浯洲」兩岸福文化交流活動,邀請金馬同胞一起參與福獅拓印、彩繪;新增舉辦青少年客家話演講比賽、海峽兩岸(泉州)閩南童謠大賽等,通過傳遞鄉情文化,增進兩岸青少年的民族認同;繼續舉辦海峽百姓論壇、同名村聯誼活動等宗親鄉親文化活動,媽祖文化、朱子文化、關帝文化等信俗文化活動,鞏固深化兩岸共同歷史記憶和文化紐帶。
四是關注經濟熱點,凸顯融合發展成效。福建正全力推進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本屆論壇持續關注經濟發展熱點,積極引導支持台胞參與「十四五」規劃實施,融入新發展格局、參與高品質發展和共建「一帶一路」,在兩岸融合發展中獲得實實在在利益。海峽兩岸通關論壇、「暢通廈金交通促進融合發展」研討會致力於在標準共通、政策先行等方面推動兩岸「四通」;海峽科技專家論壇圍繞服務「數位經濟、海洋經濟、綠色經濟和文旅經濟」,搭建兩岸科技知識共用平台;海峽金融論壇·台企發展峰會通過舉辦主題演講、圓桌沙龍等活動幫助台企瞭解熟悉資本市場運作,賦能台企高品質發展。
新黨主席吳成典:「我們還是來參加海峽論壇了」
文/華夏經緯網
中新網廈門12月11日電 (記者 林春茵)「我們還是來參加海峽論壇了。」新黨主席吳成典11日在第十三屆海峽論壇大會上如是感言。
當天,吳成典偕新黨副主席李勝峰一行十人,出席在廈門舉行的第十三屆海峽論壇大會。
吳成典在論壇大會上致辭時坦言,從台灣前來參加海峽論壇,既有新冠肺炎疫情之患,又有民進黨威脅恐嚇打壓之憂,但只要對兩岸和平統一有利,只要對兩岸和平穩定交流發展有力,新黨絕對全力以赴,「我們還是來參加海峽論壇了」。
吳成典連連質問,兩岸關係是台灣生死存亡的關鍵,台灣上上下下理應嚴肅以待,但台灣所謂的大黨只想選舉奪權,有誰用心面對過2300萬人身家生命財產要如何得以保障?有誰真正用心考量過,未來20年、30年、40年、50年,台灣要怎麼發展?台灣青年前途願景何在?又有誰真正關心投身於各行各業兢兢業業的庶民大眾,選舉有輸贏,政黨有輪替,但是台灣贏的希望在哪裡?
「我們要坦然面對兩岸統一,當統一不再是台灣前途發展的選項,那絕對是台灣的災難,台灣的危機。反之,這對台灣的發展來講,就是一個無窮的新機遇。」吳成典說,台灣贏的希望就在於深刻洞察兩岸關係發展的大勢,「兩岸和平統一是車之雙輪,鳥之雙翼。兩岸和平要保障,統一是歸途。」
「讓台灣順理成章地享有兩岸和平紅利。」吳成典指出,「我們都是一家人」,從維護台灣老百姓的利益福祉角度,我們反對民進黨操弄兩岸民意對抗的自私自利,要斷絕美日強權通過台灣反中、抗中、壓中的念頭,「我們要讓他們強權失去操弄台灣的籌碼,同時台灣不必看美日的臉色」。
吳成典認為,兩岸要鼓勵更多更深的交流,應通盡通,不要設限,不要條條框框,來達到兩岸同胞心靈上的契合。
此行中,吳成典在多個場合反復呼籲,兩岸「小三通」儘快恢復。在論壇上,吳成典再度提出,做好疫情防控之下,儘快恢復「小三通」,讓金門、馬祖再來扮演兩岸和平的橋樑。
【跨海十四年】海峽論壇為兩岸融合發展注入新動力
文/華夏經緯網
7月12日,第十四屆海峽論壇在福建廈門拉開帷幕。本屆論壇是繼5月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會之後,又一場兩岸民間交流盛會。本屆論壇延續「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主題,採用線上線下結合、集中分散結合的方式,安排論壇大會和青年交流、基層交流、文化交流、經濟交流四大版塊43場活動,12場設區市活動,線下出席論壇的台灣嘉賓約2000人。本屆論壇繼續關注並服務基層民眾和青年群體,攜手台胞共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率先同台胞分享發展機遇,助力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為兩岸民間交流與兩岸融合發展注入新動力。
一、海峽論壇充分彰顯大陸 「以人為本,為民謀利」的對台政策理念
在當前兩岸嚴峻複雜的形勢下,大陸堅持對台大政方針不動搖,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基礎上,繼續推動和深化兩岸交流合作。一方面,大陸堅決打擊島內「台獨」勢力,遏制「台獨」分裂圖謀與行徑,堅決反對和遏制外部勢力干預;另一方面,大陸克服疫情影響,持續推進兩岸交流與合作,不僅確保了兩岸交流不斷流、不停滯、不倒退,而且實現了鞏固基礎、扎實有效、穩中求進。
在大陸主導和推動下,在兩岸同胞大力支持與積極參與下,海峽論壇經過多年發展,已經成為海峽兩岸規模最大、範圍最廣、影響最深的民間交流盛會,為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發揮著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14年來,海峽論壇克服重重困難與阻力從未中斷,而且為越來越多的兩岸同胞認可與期待,這本身就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
14屆海峽論壇,真正立足于「以人為本,為民謀利」的政策理念,持續深化兩岸基層民眾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有力鞏固並推進了兩岸交流合作制度化建設,維護了兩岸關係大局穩定。大陸順應兩岸同胞求和平求發展的主流民意,貼合兩岸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客觀現實,不斷完善包括海峽論壇在內的各項兩岸交流合作平台建設,為兩岸融合發展提質增效,這是切實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最大誠意與善意,也是切實增進兩岸同胞福祉利益所作出的實實在在的貢獻。
二、海峽論壇成為兩岸深化融合發展不可替代的推進力
海峽論壇自2009年創辦以來,始終本著「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堅持「民間性、草根性、廣泛性」的定位,充分發揮擴大和深化兩岸民間交流、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助推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促進兩岸民眾心靈契合的積極作用,已經成為目前兩岸規模最大、兩岸同胞參與最廣泛的民間交流活動。每年登場的海峽論壇,備受兩岸同胞期待,吸引了兩岸同胞的廣泛參與,在兩岸民間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成為助推兩岸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的重要力量。
經過多年完善與發展,海峽論壇已經成為深受兩岸同胞認可的「百姓論壇」,在兩岸同胞之間架起了「連心橋」、鋪就了「惠民路」。今年的海峽論壇繼續關注並服務基層民眾和青年群體,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率先同台胞分享發展機遇,助力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持續聚焦兩岸基層民眾和青少年交流。兩岸同胞在多領域、多層面展開廣泛而深入的交流,暢所欲言、互通有無、交換意見,有助於進一步增進彼此瞭解,化解隔閡,擴大共識,增進互信,加深感情,將兩岸「連心橋」打造得更加穩固。
與此同時,海峽論壇緊緊圍繞當前兩岸經濟發展熱點,在精准對接兩岸經濟互補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論壇通過精選議題,分享展示兩岸創新融合發展的商機,為台灣青年提供眾多優質實習就業崗位。同時,論壇側重兩岸青年交流,以青年人喜聞樂見的方式,不斷探索和完善「雲對話」「雲旅遊」「雲帶貨」等線上交流形式,增強線上交流的互動性、體驗性、多樣性。這些安排更加貼合當前兩岸經濟社會發展潮流,符合兩岸基層民眾特別是兩岸青年一代的交流習慣與口味,從而更加務實、接地氣,民間性、草根性更濃,更為兩岸民眾接受與歡迎。通過一系列務實舉措,海峽論壇將兩岸「惠民路」鋪設得更加堅實、平坦、通暢,成為深化兩岸交流合作、促進兩岸融合發展的一條「快車道」。
三、海峽論壇成為彙聚兩岸民意力量,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精神紐帶
2016年5月以來,民進黨當局在「台獨」和「去中國化」道路上越走越遠,越行越急,不斷挑釁兩岸關係底線,加緊台美勾連,挾洋自重,「以武拒統」。台海形勢風高浪急,險象環生,甚至瀕臨兵凶戰危的境地。在這樣的環境下,海峽論壇作為兩岸同胞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作為兩岸同胞心靈溝通的重要紐帶,不僅沒有中斷,相反更加穩固,這充分說明不論台灣島內誰執政,要和平、要發展、要過好日子,始終都是台灣同胞的共同心聲。民進黨當局從自身政治利益出發,不斷推動「漸進式台獨」,在島內大搞「綠色恐怖」,阻撓兩岸交流合作,這是嚴重違背島內主流民意的倒行逆施。
正所謂「兩岸關係好,台灣才會好」。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是人間正道,必將有利於衝破民進黨當局頑固推行「台獨」和「去中國化」的政治逆流,打破台當局對兩岸交流合作人為設置的政治障礙。事實上,民進黨越是對海峽論壇採取敵視、封鎖、阻撓的態度,就越是會激發更多台灣民眾對其反感與厭惡,越是會增強台灣同胞對兩岸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的渴望、認同與支援。從這一點而言,海峽論壇對於增進兩岸民意共識,彙聚兩岸支持和推進祖國統一的民意力量,更加具有重要的意義與作用。
兩岸同胞血脈相連,本就是命運與共的一家人。兩岸交流合作順民心、得民意,兩岸同胞不斷走近、走親、走實,是任何人、任何政治勢力都無法阻擋的。衷心希望兩岸同胞能夠共同珍惜、珍愛、維護海峽論壇等交流平台,心手相牽,同舟共濟,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共同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推進祖國統一與民族復興不斷作出新貢獻。(評論員 文清)
海峽論壇進入第十四年 不斷為兩岸融合注入源頭活水
文/華夏經緯網
從兩岸往來屢屢破冰,到如今融合發展的潮流浩浩蕩蕩,進入第十四年的海峽論壇是見證更是推動。借著這個盛會,兩岸同胞用行動詮釋著割捨不斷的命運共同體的歷史與現實,一撥又一撥的台商、台胞、台青,用自己的經歷,寫下一個個「向彼此走近」的故事。
東道主廈門,處在兩岸融合發展最前沿,更是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殷殷囑託,全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陸第一家園的「第一站」、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核心區引領區,不斷在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上邁出更大步伐,一線牽起兩岸情深。
兩岸經貿交流合作
始終穩健前行
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也沒能阻擋兩岸融合發展的腳步。
這兩年,海峽論壇依然彙聚兩岸同胞共襄盛舉,促進民間合作結出豐碩成果,成為特殊形勢下最大規模民間交流大舞台。如第十二屆海峽論壇的「雲簽約」,促成80多個經貿項目對接,總投資額逾人民幣30億元。
作為兩岸交往的第一站,廈門始終以先行先試的姿態擁抱前來的台商,儘管外部環境風雲變幻,廈台經貿交流合作始終穩健前行,疫情衝擊下仍逆勢增長。
2021年,廈門全市新批台資項目688個,同比增長19.2%;廈台進出口貿易額77.8億美元,同比增長33.9%;新設台灣個體戶110戶,同比增長13.4%,在廈台灣居民個體戶占全省三成。廈門自貿片區打造兩岸機電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平台,引進12家知名企業。廈門兩岸積體電路產業園獲評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累計引進100多家兩岸積體電路設計及相關應用企業。廈門兩岸股權交易中心「台資板」掛牌企業增至1497家。
作為台商投資最活躍的城市之一,廈門的許多台企這兩年業績不降反升。廈門市台商協會會長吳家瑩說:「過去一年,廈門台資企業整體逆勢上揚,產值平均增長20%到40%。」
青年一代成為
兩岸融合不竭動力
「阿嬤對我講,往海的那邊去,有座城隍廟,我的根在那裡……」被高素質高顏值的廈門所吸引,台灣青年賴淑珍告別家鄉,跨越海峽而來,在集美城內村一待就不想走了。去年的第十三屆海峽論壇,她背著個吉他前來,邊彈邊唱這首特意為大陸村莊寫的歌《城內之歌》,講述兩岸融合故事。
「沒有生疏,卻有溫暖,不似離家,仿若歸家。」眼見大陸短視頻行業飛速發展、廈門惠台政策禮包不斷,賴淑珍也動了創業之心,在廈門成立新媒體公司,取名「青青之約」,「寓意兩岸青年一起赴鄉村振興之約」。
如果說前幾屆的海峽論壇,關注與服務的物件更多是已有根基的台商,那麼這些年,論壇的大舞台已經交接到年輕一代手上。
兩岸青年被廣邀而來,他們相互切磋、增進瞭解,暢談夢想、攜手並進。青年融合成為海峽論壇最大亮點之一,各種活動精彩紛呈,每一屆海峽論壇結束後,都會掀起新一波台青「登陸潮」。
「已經到了兩代人,甚至三代人銜接的時刻。」吳家瑩說,「廈門這片熱土創造了很多條件和機會,讓更多新生一代融入兩岸融合的時代大潮,成為源源不絕的後續動力,這就是兩岸未來的希望。」
站在對台最前沿的廈門,敞開胸懷迎接這一撥撥前來的台灣青年,從場所、資金、住房、社會保障等各方面全力支持他們在廈逐夢。這一年來,廈門新增2家福建省級台青就業創業基地,將6家台青創業平台納入「創業大本營」規劃。全市兩岸青年創業基地達到30個,其中7個獲批國台辦「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示範點)」。
惠台政策
增進兩岸同胞親情福祉
在許多台商看來,海峽論壇搭建起的平台,不僅讓兩岸同胞坐下來握著手暢敘鄉情,發佈的一系列惠台政策更是體現出大陸對台的巨大善意。
據不完全統計,過去十三屆論壇共發佈數百項惠及台胞台企的政策,涉及兩岸人員往來、經濟合作、文化教育、社會生活、權益保障等方方面面,給台灣同胞帶去更多看得見的利益。循著海峽論壇時間線會發現,歷年發佈的惠台政策,幾乎都已實現。
作為海峽論壇的主陣地,廈門始終堅定不移地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宣導的「兩岸一家親」理念,聚焦台胞台企所需所盼,不斷送出惠台大禮包。出台《廈門市打造台胞台企登陸第一家園第一站的若干措施》,以及金融、農業、教育、就業創業等領域的一系列促進廈台融合發展的惠台利民措施,穩健深入推進。
廈門的惠台大禮包,既迅速貫徹落實上級相關政策,又充分體現廈門的對台特色優勢,推出許多創新舉措。廈門「惠台60條」中,有33條措施是廈門在大陸率先推出;廈門「融合發展45條」中,有21條措施是廈門率先推出,或是對福建「融合發展42條」的延伸拓展。
「正是這種善意、誠意與主動,讓越來越多的台胞願意到大陸來、到廈門來,與大陸同胞一起為未來打拼。」吳家瑩說。
目前,超過12萬名台胞在廈門工作生活,享受與本地居民同等待遇,眾多台胞主動當義工、參與社區治理,深度融入本地生活。【記者 詹文】
來源:新華社
兩岸開啟交流35周年:從兩岸融冰到融合新路
文/華夏經緯網
巍巍華夏,淺淺海峽。
曾經,台海烏雲密佈,兩岸對峙隔絕,至親不得相見,閩台「咫尺之隔,竟成海天之遙」。
1979年,大陸方面首先宣導開啟兩岸交流。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呼籲儘快實施通郵通航,同胞直接接觸,探親訪友,參觀交流。大陸方面的呼籲在島內產生巨大反響,「我要回家!」無數在台大陸籍老兵喊出心聲。
1987年,割不斷的骨肉親情終於融化了阻隔海峽的堅冰,兩岸開啟交流,封閉38年之久的兩岸往來之門被打開。
福建抓住兩岸交流往來的先機,成為祖國大陸最早對台開放和兩岸交流的省份之一,實現了從「對台前線」到「對台交流合作前沿」的轉身。
沐浴著改革春風,20世紀80年代,國務院率先批准在福建設立廈門杏林、海滄及福州馬尾三個國家級台商投資區,許多台灣優勢產業在福建「落地生根」,累計批准台資專案超過一萬個。
2001年1月2日,福建開闢沿海地區與金門、馬祖直接往來,閩台兩地率先開通「兩門對開、兩馬先行」,兩岸直接往來的序幕由此拉開……
時序迢遞。2021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臨福建考察,指示福建在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上邁出更大步伐。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擘畫的宏偉藍圖,福建勇於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努力做好「通、惠、情」三篇文章,加快建設台胞台企登陸的「第一家園」,打造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
35年寒來暑往,兩岸交流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淺入深,由單向到雙向,熱潮不斷,波瀾壯闊。
35年來,福建發揮先行先試的作用,不斷深化閩台合作交流,增進兩岸同胞親情和福祉,在對台交流合作中取得顯著成果,已成為台商投資大陸的重要聚集地、重要的對台貿易口岸、台胞出入大陸的重要通道和兩岸交流交往的重要基地,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架設通途化解的不只是「鄉愁」——
以「通」促融,暢通閩台合作
盛夏時節,驕陽似火。福州重點項目建設工地亦是熱火朝天。
濱海新城、福州大學城、東南汽車城、絲路海港城、國際航空城、現代物流城,「六個城」建設如火如荼;東南汽車、捷聯電子、福順半導體……一大批台資龍頭企業開足了馬力。
一馬當先的福州,是閩台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
35年來,閩台融合發展逐漸走向深入。努力探索更多應通盡通的路徑模式、惠台利民的政策舉措、心靈契合的方式方法,福建鉚足了勁。
福建省《關於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的實施意見》出台,「省委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工作推進小組」成立,政策落實、台胞權益保障等機制不斷完善,閩台各領域融合不斷深化……
閩台合作的三大主導產業率先報捷。電子資訊產業從「填屏補芯」佈局階段升級為「增芯強屏」攻堅階段;石化產業上下游產業鏈逐步完善;機械裝備業朝智慧化、高端化發展,閩台精密機械產業園年產值超10億元。
福建是全國最大的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共有台資農業項目2600多個,為全國之最;擁有6個國家級台灣農民創業園,數量居全國之冠,最先啟動零關稅進口台灣農產品的廈門口岸成為大陸最大的台灣水果集散中心。2021年,「農林22條措施」全面落地,農業利用台資項目數和實際到資規模保持大陸首位。
全業態覆蓋使金融合作躍上新台階。福建已累計上市8家台企,約占大陸的20%。廈門兩岸股權交易中心實現「一地掛牌、兩地展示」,兩岸首家全牌照合資證券公司金圓證券於2020年在廈門開業。2021年,閩台貿易額增長26.1%,突破千億元。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祖籍福建永春的台灣詩人余光中當年曾以一首《鄉愁》道盡海峽東岸台胞的綿長鄉關之思。
應通盡通,能通先通。如今,台灣海峽間早已被密織的兩岸航線貫穿。
35年來,台胞入閩超1400萬人次,閩台累計開通「小三通」定期航線、海上客滾航線、空中直航航線16條。福建港口對台貨運直航航線45條。
2018年8月,福建泉州正式向金門供水。經過23年努力,「兩岸一家親、共飲一江水」終成現實。
目前,福建向金門日供水1.7萬噸,金馬通電專案福建側工程開工建設,已具備向金馬船運供氣條件。
資料顯示,35年來,福建累計引進台資專案超過2萬個,56家台灣百大企業在閩落戶,實際利用台資累計超310億美元,閩台貿易額累計超1.3萬億元,閩台經貿合作整體呈現穩中向好態勢。
今年1—5月,福建實際利用台資51.7億元,超過去年全年水準,閩台貿易額增長6%,電子資訊、石化、精密機械等主導產業深度融合,金融合作實現全業態覆蓋,新興服務業不斷拓展。
擁有「大夢想」也擁抱「小確幸」——
以「惠」促融,貼近台胞需求
全新的抽油煙機、亮晶晶的灶台,熱水器等家電一應俱全。福州自強跆拳道館創辦人、台青陳燕亭和張雅雯今年春節喬遷新居,搬進了福州市晉安區台灣社區一號樓公寓。
這是福州市面向就業創業的台胞推出的首批公共租賃住房。兩室一廳的住房租金1105.6元,加上物業等雜費,一個月住房開銷不到1500元。
「這裡優惠政策多、福利多,讓我們的事業能夠順利發展。」陳燕亭和張雅雯深感幸運。大批和他們一樣來閩發展的台灣青年,被這裡不斷釋放的善意和利好所吸引。
兩岸同胞血脈相連。親望親好,中國人要幫中國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在對台工作中貫徹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對台灣同胞一視同仁,像為大陸百姓服務那樣造福台灣同胞。」
35年來,福建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完善保障台灣同胞福祉和享受同等待遇的政策和制度,持續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
各級各部門著力下好「先手棋」,打出「組合拳」,念好「惠字經」,先行先試,率先突破,將同等待遇落實落細。如先行推進實施中央「31+26+11+22」條和福建「66+42+28」條惠台利民政策措施,率先公佈225項落實同等待遇清單等。
目前,福建各類台青就業創業基地逾80家,福建具備招收台生資格高校27所,前來實習就業創業台青累計超4萬人。閩台鄉建鄉創、教育融合發展扎實推進。
福建公租房政策持續向台青開放,為台青在閩創業就業學習生活解決後顧之憂。大批台胞在福建擔任教師、醫生、社區營造師等,有的還獲得「非遺傳承人」「勞模」「三八紅旗手」「五四青年」等光榮稱號……
此外,福建不斷完善法治環境,推動建立涉台糾紛線上訴調對接機制落地,開闢「12348」涉台港澳法律服務專線及涉台專窗,努力建設「政策最開放、服務最貼心」的第一家園。
「從照顧台胞子女學前教育、義務教育享受就近就便入學,到許可台企同等參與新基建、支持台企上市,各種惠台政策措施愈加具體、細膩,讓我們愈加感受到家的暖意。台胞在祖國擁抱‘大夢想’的同時,也擁有自己的‘小確幸’。」廈門台商協會會長吳家瑩道出了在閩台胞的心聲。
「吃果子,拜樹頭」「土親人更親」——
以「情」促融,促進心靈契合
「盡‘筱筱’力量,幫助更多同胞。」這是就職於「台陸通」平台的「90後」台青施筱筱的自我簡介。2020年底,來自台灣花蓮的施筱筱在朋友推薦下向「台陸通」平台投遞簡歷,並成功入職,成為榕台交流人才驛站主管,負責為台胞提供證照、政務、通信等多種服務。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的閩台情緣隨交流融合綿延。
35年來,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福建持續深入推進實施親情鄉情延續工程,積極發揮祖地文化優勢,加強閩台民間交流,強化宗親、鄉親、姻親、民間信仰「四大紐帶」,推動閩台同胞共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尋根謁祖、族譜對接、朝聖祭祀、同名同宗村交流和鄉鎮村裡對接等在福建各地方興未艾。
返鄉台胞說,「吃果子,拜樹頭」「土親人更親」。他們跨海而來,與祖地宗親共赴心靈之約。同時也積極探尋商機,投資興業,將自己的前途命運深深融入故地。
2021年,福建開展海峽兩岸保生慈濟文化旅遊節、閩台青年古厝文化傳承研習營等300多場特色交流活動,占兩岸交流活動的1/3強。
2022年,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首次在馬祖設立分會場,海峽兩岸賽龍舟活動上演「速度與激情」,第十四屆海峽論壇、第十屆海峽青年節、紀念鄭成功收復台灣360周年大會等各項活動不斷推陳出新,讓閩台同胞心貼得更近、情融得更深。
兩岸一家親,閩台親上親。在福建,台胞早已不是客人,而是同甘共苦的一家人。
2022年,面對新一輪新冠疫情,福建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在閩台胞台企紛紛參與抗疫,共同守護家園,在本輪疫情中捐款捐物共計310多萬元,近400位台胞、台屬和台企員工參與抗疫志願服務,湧現出一大批台胞志願者典型。
疫災無情,人間有愛,兩岸同胞守望相助攜手抗疫,書寫了風雨同行的感人篇章。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支援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加快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福建省「十四五」規劃綱要設「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台胞台企登陸的第一家園」專章,明確提出,完善保障台胞福祉和享受同等待遇的政策和制度,構建台胞台企登陸的第一家園服務體系。
三十五載風雨兼程,不忘初心再寫華章。
站在35周年的時間節點上,回望,是累累碩果;前行,是豪邁征程。
新願景、新機遇、新未來,讓在閩台胞對「第一家園」抱有更多憧憬。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的偉大征途上,福建正昂首闊步。【□記者 林娟 陳夢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