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軍事

台灣軍事專家:解放軍尚無攻台能力

中國航母遼寧艦

文/法廣

中國軍隊航空母艦遼寧艦近期在西太平洋海域長期演訓,有輿論揣測解放軍是否藉機攻台?台灣學者馬振坤認為,俄烏戰爭並無提高中國攻台意圖,且解放軍還不具備對美軍的優勢打擊能力,尚無攻台能力。

中國解放軍航空母艦遼寧號戰鬥群1日起前往西太平洋海域,並曾開赴台灣東部外海,進行多日的艦載機起降演訓。期間也有多架擾台的中國軍機穿越巴士海峽,引起關注。解放軍東部戰區今天也聲稱,解放軍近日在台灣周邊海空域組織多軍兵種聯合戰備警巡和實戰化演練,「是對近期美台勾連活動的嚴正警告」。

據中央社署名沈朋達今天(5/25)報導稱,台灣國防大學中共軍事事務研究所所長馬振坤今天在國策研究院舉行的「東協、美日韓和QUAD峰會」座談會中,針對台海安全情勢作出分析稱,共軍尚無攻台能力。

就輿論關注,俄烏戰爭的爆發是否影響中國對台動武的想法?而解放軍是否會藉演訓犯台?馬振坤說,這個問題包含兩個層次:前者是意圖,屬於中共中央的政治問題;後者是能力,屬於共軍的軍事準備。若將兩者混淆,輕則影響台灣軍隊建軍計畫,重則可能導致擦槍走火。

在中國犯台意圖上,馬振坤說,無論俄烏戰爭最終結果為何,俄羅斯都是損失大於收穫,綜合國力加速衰弱。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明白以軍事手段解決政治問題,不會被國際社會接受。此外,共中國軍隊已30年沒有實戰經驗。馬振坤認為,俄烏戰爭的經驗,會讓習近平更懷疑中國軍隊對軍事形勢的分析和戰力的評估。因此,馬振坤推測俄烏戰爭不至於增加中國的犯台意圖。

馬振坤也強調,若中國對台方針由「和統」改為「武統」,是重大戰略決定,涉及黨政軍系統的全方位動員,必將通過中共中央政治局討論,而非習近平一人決定。

據該報導,在能力方面,馬振坤說,中國軍隊若要對台發動軍事行動,必先具備對美國的反介入作戰能力,包括:平時嚇阻、衝突遏制,和作戰打擊。共軍現階段正積極建設衝突遏制能力,但在西太平洋區域,對美軍仍不具備優勢的作戰打擊能力,「而這是評估中國軍隊是否具備攻台能力的重要前提」;更不用提美軍在亞太還有日本、韓國和澳大利亞等多個盟國的軍事支持。

馬振坤分析,遼寧艦本次的演訓,是中國軍隊對台軍事鬥爭準備工作的一環,要對美軍執行反介入作戰能力,並熟悉未來戰場,「但並非現在就具備攻台能力」。有關台灣的因應,他表示,台灣軍隊現階段密切關注共軍演訓的各種海空機艦動向,因為這可能暴露中國軍隊採取的作戰模式。

連結:台灣軍事專家:解放軍尚無攻台能力 (rfi.fr)

美國總統拜登訪日期間 中俄聯合戰略巡航出動6轟炸機

文/RFA

美國總統拜登亞洲行24日在東京參加四方安全對話(QUAD),中國與俄羅斯國防部證實,24日中俄舉行聯合空中戰略巡航,共派出6架轟炸機共同編隊,不只數度闖入韓國防空識別區,還一度相當靠近日本領空。中俄同聲宣稱,不針對協力廠商。日方認爲這是對日方示威;韓國敦促兩國防止類似事件發生。

綜合媒體報導,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指出,24日上午到下午之間,有2架中共「轟6」轟炸機從東海飛向日本海,在日本海上空與俄軍2架Tu-95轟炸機會合,進行編隊飛行。隨後解放軍出動另外2架轟6轟炸機替換原先的2架,繼續與俄軍的2架Tu-95轟炸機進行編隊飛行,從東海飛向太平洋。

根據日本防衛省統計,中俄聯合巡航前三次分別是2021年11月19日、2020年12月22日以及2019年7月23日。

中俄轟炸機聯合巡航 各方回應

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24日晚間舉行記者會,稱在「四方安全對話」元首會議在東京舉行之際,中俄聯合巡航,此舉有針對日本的示威意圖,「與之前相比,挑釁的程度更大。」岸信夫稱,已透過外交管道向中俄兩國表達了嚴重關切。

據韓聯社報導,韓國外交部已通過外交管道向中國和俄羅斯方面就兩國軍機前一日進入南韓防空識別區(KADIZ)一事表示遺憾,並敦促兩國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中央社報導,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表示,這項演練可能是中俄兩國很早就安排好的。他提到,中俄轟炸機在拜登總統訪日期間在日本領空附近聯合巡邏,顯示美日兩國夥伴關係「歷久不衰」。

演習的事件方,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25日在答記者提問宣稱,中俄兩國空軍實施2022年度例行聯合空中戰略巡航。這是自2019年以來第4次戰略巡航,目的是檢驗提升兩國空軍協作水準,推進兩軍戰略互信和務實合作。「此次行動不針對協力廠商,與當前國際和地區局勢無關。」吳謙說。

俄羅斯航空太空軍總司令蘇洛威金回應表示,「這次的聯合飛行沒有入侵外國領空,而且是有計劃的,沒有針對任何協力廠商國家。」

范世平 :中國現在毫不保留跟俄羅斯站在一起

台灣師範大學政治系教授范世平在國策研究院一場「東協、美日韓峯會與四方安全對話」座談中分析,中俄聯合巡航的時間點就是針對拜登亞洲行。范世平認爲,中國現在毫不保留跟俄羅斯站在一起,俄羅斯因爲烏克蘭侵略事件遭受制裁,中國目前態度看起來跟俄羅斯肩並肩。

「中俄之間的聯盟面對的是,美、日、印、澳四方會談,以及有可能形成新的‘亞洲北約’,會形成一個對抗。對習近平而言,對他鞏固內部非常有利,中俄聯手對抗以美國爲首新北約模式,這對他權力鞏固是很好的宣傳。」范世平補充說。

俄烏戰爭爆發,中國是否會加速或收斂奪取台灣的企圖?國防⼤學中共軍事事務研究所所長馬振坤在同場座談中指出,俄烏戰爭不管結果如何,俄羅斯收穫絕對遠不如付出的慘重損失,俄羅斯國力更加速衰弱。他認爲,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看在眼裏不可能不有所體會,當代國際社會要運用軍事手段解決政治問題,不爲國際容忍。

「不單只是付出軍事上的代價,必然要付出全方位綜合國力的損傷,尤其是發動一場侵略戰爭的代價。」馬振坤說。

馬振坤解釋,雖然中共口口聲聲宣稱,台灣是中國內政的一部分,所以武力解決台灣問題,是解決內部問題的軍事行動。但事實上,台灣不是在中共有效統治管轄下,對國際社會就是「侵略」。

美日韓如何應對

在美韓峯會中,拜登表達,美韓誓言增強彼此的緊密接觸,並且合作應對區域安全挑戰。在美日聯合峯會中,東海方面,美日領導人表示強烈反對片面改變現狀的任何企圖,且兩國將合作因應北京在此爭議海域的作爲。

台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主任林賢參分析,日本面臨中俄朝三邊的威脅,特別是朝鮮的洲際彈道飛彈(ICBM)已經可以攻擊到美國的核武實力。除此之外,中共頻繁進出日本西南海空域威脅,並拿釣魚島當作施壓的籌碼,同時進出東海、西太平洋跟南海通道的安全與自由,突破第一島鏈戰場經營,進一步對台灣形成東西夾擊態勢。

林賢參:「日本不是單獨應對威脅,現在日本建構的除了日美同盟外、日澳、日印戰略夥伴關係,日澳經營準同盟關係,接下來日印,日英、與四方安全對話(QUAD)、北約(NATO)聯繫連結。」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助理教授盧信吉指出,相較於美國總統拜登對於是否以軍事力量協防颱灣說「Yes」,或者日本說「台海有事,等於日本有事的概念。」「如果美國可以促使韓國說出,‘台灣有事,也等於韓國有事’的話,那美日韓關係,戰略佈局趨於完整的設定。」盧信吉說。

但是盧信吉認爲,到目前爲止,韓國的表態把區域安全跟經濟需求,寄託在美國與中國之間,兩者並不衝突、不矛盾。

連結:美國總統拜登訪日期間 中俄聯合戰略巡航出動6轟炸機 — 普通話主頁 (rf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