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美專家相信拜登訪亞涉台灣問題        

美國專家預期拜登訪問韓日期間會談及台灣問題

文/中評社華盛頓余東暉

美國專家相信,拜登本周末開始對韓國和日本的訪問會觸及台灣問題,因為在此前雙邊會晤中已有先例,而日本現在談論台灣問題也更加主動。

拜登20日到24日除了訪問韓國和日本,還將出席日本主辦的「四方峰會」。

在就拜登訪問亞洲舉行的媒體吹風會上,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高級副總裁格林承認,「四方機制」貌似提供公共產品,其潛台詞卻是:這是一個強大的「海洋民主聯盟」,要表達對安全與穩定,以及中國更強勢時的地區力量平衡的關切。

拜登到訪之際,日本正在制定新的國家安全戰略。格林透露,這個新戰略將包含日本在該地區的安全政策姿態的一些新元素,包括:考慮「反擊能力」(counterstrike),即開發和部署可能打擊中國或朝鮮的潛在發射場或基地的導彈系統,這是日本的一個新發展,也是一個重要的話題。「延伸威懾」(extended deterrence),特別是朝鮮可能重新進行核試驗和導彈發展,在日本國內引發了對核保護傘的質疑;「增加軍費」,執政的自民黨國家安全保障委員會發表聲明,提議在5年內將防衛費增加一倍,達到GDP的2%。

格林預期,日本的新國家安全戰略有可能涉及台灣,因為在日本自身的安保論述和同盟討論中,台灣問題已經占據了更重要的位置。

格林稱,在東京和首爾的會談,人們將看到在台灣問題上非常清楚的敘述,因為當菅義偉和文在寅去年來華盛頓時,已經與拜登就台灣的重要性發表了前所未有的聲明,北京不喜歡,但先例已經設下。他說:「我想你會聽到拜登總統和其他領導人談論台灣問題。」

CSIS高級副總裁車維德(Victor Cha)也預期,拜登與韓國新總統尹錫悅會談後,雙方會就台灣問題有所表態,但會否比去年5月文在寅來訪時美韓聲明涉台表態更進一步,還需要觀察。此前美韓之間的涉台表態「強調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

拜登此訪是在烏克蘭危機延宕的形勢下進行的,烏克蘭局勢及其對印太地區的意涵,不可避免會成為重要話題之一。

格林稱,拜登將試圖通過自己的訪問證明,美國政府可以在處理烏克蘭問題的同時,專注於印太地區。他也可以辯稱,只有美國才能組建起全球聯盟,給俄羅斯帶來前所未有的經濟、地緣政治和外交後果。這是美國在歐洲和亞洲的盟友組成的全球聯盟,對日本、韓國、台灣和澳大利亞在印太地區的安全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儘管如此,格林承認,在印太地區,尤其是在台灣和日本,人們對美國能否同時應對兩個緊急狀態,能否「兩線作戰」是有疑慮的。從民調和當地輿論看,台灣人會擔心:美國能同時處理烏克蘭和台灣的危機嗎?

外界普遍預期,拜登在訪問期間將正式宣布「印太經濟框架」,但有專家認為,「印太經濟框架」不會是一個非常強勁的機制,其中會涉及全球供應鏈調整的問題,但這不是輕易能做到的事情。

正在台灣、韓國和日本考察的CSIS高級研究員甘思德(Scott Kennedy)指出,在供應鏈活力問題上,台灣和韓國的看法與美國不盡相同,美國想著把半導體生產轉到美國本土,但台灣想的是在台灣本地多元化生產等問題。他認為應當將台灣納入供應鏈調整的討論當中。

甘思德說:「我們應當想辦法彌合這些分歧,因為即使我們已經得到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投資,假設這裡的產能將有重大變化是不現實的。我們不能期待全球供應鏈和半導體等尖端技術的根本性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