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生活

新冠疫情終於要結束了? 中國特效口服藥兩片可見效

文/網易

自2020年暴發新冠肺炎疫情之後,全球抗疫兩年多,疫情仍持續肆虐,從新冠原始病毒到德爾塔變異毒株,再到奧密克戎變異病毒,抗疫之路任重道遠。值得一提的是,據澎湃新聞消息稱,國內首個新冠口服藥VV116有望在下半年申請上市。

中國傳出重磅消息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後,中方舉全國之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以非常之舉應對非常之事,在短時間內控制病毒蔓延,交出幾乎接近滿分的答卷。中國研發的新冠疫苗也走在世界前列,國際社會對中國寄予厚望。

在中國科興、國藥疫苗紛紛被世人接受之際,中國宣佈重大喜訊,那就是我國原創的新冠小分子口服藥物VV116已經在烏茲別克斯坦獲批上市。據悉,與大分子藥物相比,小分子口服藥抗病毒效果更加顯著,生產成本以及用藥成本也低,儲運、運輸也都很方便。

特效藥口服兩片可見效,這是否意味著新冠疫情終於要結束了?使用小分子口服藥可以快速消滅病毒,還可以將傳播病毒的風險降到最低,對全球疫情防控更加有利。中國企業研發的新冠口服藥是繼默沙東、輝瑞新冠口服藥獲批之後,又一個獲批上市的新冠口服藥。

積極抗疫,不可掉以輕心

疫情暴發之後,中國上下一條心,與新冠病毒作鬥爭,爭取早日實現抗疫勝利。然而,在全球衛生危機面前,在大流行疾病面前,單靠中國的努力遠遠不夠,世界各國也要加入到抗疫隊伍中來,而不是強調所謂的「群體免疫」。

當前,美國依舊是全球疫情重災區,證明西方國家推崇的「群體免疫」不靠譜,只會讓更多的人感染新冠病毒。建立群體免疫應該通過合理管道,如全面接種新冠疫苗,而不是通過感染病毒使得體內產生抗體,這無異於拿人類生命開玩笑。

新冠肺炎疫情面前,沒有哪個國家可以置身事外,我們希望西方國家能正視疫情,借鑒中方抗疫經驗,努力抗擊疫情,而不是聽之任之,成為新冠病毒的「幫兇」。如果不努力抗疫,研製再多的特效藥也難以控制疫情。

多管齊下防控疫情 陸流行病學專家:「動態清零」仍是最佳方式

文/中時 藍孝威

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西方媒體一直試圖從各種角度攻擊大陸的「動態清零」政策,認為將間接拖累全球經濟復甦的腳步。不過,陸流行病學專家吳尊友認為,「動態清零」仍是迄今最佳的疫情防控方式,暫時不會調整;對付新冠病毒,必須通過接種疫苗、嚴格的公衛措施、即時醫療、中西醫結合診治等方式多管齊下。

★「動態清零」是最佳防控方式

吳尊友指出,實際上中國的「動態清零」政策使得中國的疫情比全世界的平均水平低出幾百倍。全球目前因為新冠流行失去生命的人數很多,僅美國一個國家因為新冠累計死亡人數就達到了92萬餘人,而中國在早期武漢爆發新冠疫情時出現了幾千死亡患者,在武漢的疫情結束以後,幾乎再未出現感染新冠死亡的病例。

吳尊友表示,這些數據足以證明「動態清零」不僅對疫情防控、減少死亡病例行之有效,同時對社會經濟的發展也是非常有效的。雖然說局部疫情的爆發會對少數人造成一些影響,但是從全大陸一盤棋的角度而言,疫情的防控,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能像中國這樣成功,應該說「動態清零」政策是到目前為止最佳的防控方式。

吳尊友強調,如果沒有找到一個新的方法能夠確保病毒輸入後不造成大範圍傳播,沒有一個更好的辦法能夠控制住疫情的話,動態清零的策略暫時也不會調整。

★疫苗接種率達70%,意味著大流行最關鍵時期已過去?

世衛組織相關發言人日前表示,當全球疫苗接種率達到70%時,就意味著大流行最關鍵時期已過去。但吳尊友持保留態度,「目前看來,世衛組織這一說法是值得商榷的。」

吳尊友舉例,在第四波新冠疫情大流行發生以前,德法英等歐洲多數國家的2針疫苗接種率都已超過70%,包括美國的疫苗總體接種率也是在70%以上。這裡就存在一個問題。原來科學家所說的接種疫苗實現群體免疫的概念,在Omicron病毒變異株出現以後,因為突破病例的發生使得群體免疫的概念受到挑戰。

吳尊友表示,如果新冠的變異毒株,多數都具有免疫逃逸能力的話,想要通過接種疫苗實現群體免疫從而終止新冠疫情的大流行,這個方法就不再適用了。像是天津本輪疫情感染的病例當中,多數都是接種過疫苗的,疫苗只是讓感染者的症狀更輕了。

「現在已不能用疫苗接種率的指標來制定新冠大流行終止的時間表」,吳尊友強調,沒有一個單獨的方法能把新冠控制住。現在要通過綜合的方法,疫苗毫無疑問是對付包括Omicron在內的新冠病毒最重要的重磅武器。還有嚴格的公共衛生措施,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及時的醫療干預,中西醫結合,預防加治療這些手段綜合的應用才能夠控制住新冠的大流行。

★對付新冠病毒,要通過綜合的方法

研究發現,新冠病毒不僅可以感染人類,還可以在動物中傳播,因此有觀點認為,人類可能永遠也無法徹底終結新冠的流行,將與病毒長期共存。吳尊友對此表示,對付新冠病毒,要通過綜合的方法。

吳尊友分析,要從2個層面來分析這一問題。第一個就是新冠與人類共存,目前看來應是永久性的。第二個就是新冠流行的嚴重程度和規模將取決於人類與新冠對抗的程度。「應該說新冠病毒會永遠存在,只是流行水平會不一樣。」

吳尊友表示,現在難以判定的是,它是像目前這樣維持一個高水平的流行,持續影響人們的生活和社會經濟的發展?還是可以通過人類的智慧,運用科學技術能夠把它控制在一個地方性傳染病的流行水平,不再影響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及社會活動?

吳尊友表示,我們現在難以確定未來新冠流行的程度,這要依賴於我們對新冠科學認識的水平,以及人類防控疫情的技術水平和能力。

連結:多管齊下防控疫情 陸流行病學專家:「動態清零」仍是最佳方式 – 兩岸 – 中時 (chinatimes.com)

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 陸流行病專家:3月仍不可能結束

文/中時 藍孝威

新冠肺炎疫情已連續2年打亂全球民眾的正常生活,如何徹底終止這場大流行成為人們心中越來越強烈的期盼。近段時間,一些來自國外的研究不斷傳遞出這樣的聲音:「Omicron傳播力強但毒性弱的特點已呈現出『流感化』的趨勢,新冠病毒給全人類造成的危害似乎在逐漸降低」。《環球時報》專訪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他預測,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到今年3月仍不可能結束。

★Omicron不可能是「大號流感」

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大陸流行病學家吳尊友:3月不可能結束。(環球網)
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大陸流行病學家吳尊友:3月不可能結束。

吳尊友指出,Omicron不可能是「大號流感」,因為它感染的部位和流感是不一樣的,它造成臨床症狀的嚴重性和流感完全是兩個級別。流感病毒的感染部位是上呼吸道,而新冠病毒的感染部位是下呼吸道。

吳尊友表示,上呼吸道感染很少會引起肺炎,除非久病不治,拖了很長時間,這種情況下少數患者會引起肺炎。而下呼吸道感染多數人會出現肺炎,包括感染Omicron毒株。此前天津的數據顯示,在361例感染病例中,有42%的感染者有不同程度的肺炎症狀,這個比例已經很高。

吳尊友指出,出現這麼高比例的肺炎患者,如果不是因為疫苗發揮了保護作用,病人的病情會更嚴重。因為有疫苗「打底」以後,感染者具有一定的免疫力,所以症狀就會輕很多。此外,就是中國政府的反應比較快,當病人剛剛確診尚未出現症狀,或是僅僅是輕症的時候,所有病例都會住院治療。

「這和歐美國家不一樣」,吳尊友說,在國外,沒有症狀或者症狀較輕的,根本就不會安排住院治療。這也就是中國從2020年6月北京新發地出現疫情後,幾乎沒有死亡病例的原因——因為治療的早。

吳尊友表示,放眼世界,Omicron造成肺炎的比例較高,除中國外,其他國家因Omicron導致的重症率、病死率遠比流感要高得多。以美國為例,Omicron毒株流行期間,其造成的死亡人數,甚至遠遠高於Delta毒株流行期間造成的死亡人數。流感造成死亡的比例還是比較小的。所以Omicron不可能是一個「大號流感」。如果把它當成「大號流感」來看的話,會淡化疫情,削弱人們對它的重視程度,對疫情防控非常不利。

針對頂級醫學學術刊物《刺胳針》1月19日發表了美國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IHME)主任默里的一篇論文稱,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即將結束,3月將成為關鍵時間點。吳尊友直言,他認為這篇論文中表達的觀點,科學依據並不充分。

吳尊友表示,這篇論文的作者是一名統計學家,是數學模型領域的全球頂級專家,他對生物學以及病毒的瞭解並不是特別清楚。他是根據流感來提出這種假設——如果此前的流感能在2年之內結束,那麼新冠已流行2年,應該到了要結束的時候。他是基於這種邏輯來展開分析的,但因為流感和新冠有很多不同,他的這種假設有一些要接受現實挑戰的地方。

吳尊友表示,首先就在於感染流感後免疫力維持時間通常能達到一年,而感染新冠後免疫力維持時間一般在3到6個月左右。其次就在於新冠病毒的變異很快,差不多每天都在變。而流感病毒的變異是有規律性的,且變異週期較長,通常是一年一變或幾年一變,在這一年或幾年內,病毒的變異若僅在「亞型」內,不會影響交叉保護。

吳尊友表示,從病毒變異的特點以及從新冠流行兩年的規律來看,「3月份成為新冠疫情世界大流行結束的關鍵時間點」這種觀點,科學的依據是不充分的。

★新冠病毒流行的趨勢肯定會減弱?

不過,吳尊友還是樂觀認為,今後一段時間內新冠病毒流行的趨勢肯定會減弱,因為每一種新毒株的流行在到了高峰以後總會下降,Omicron在南非已開始出現下降趨勢,在其他國家經過一段時間流行後也有下降跡象。如印度在去年4月、5月Delta毒株大流行後,有一段時間處在較低的流行水平,科學家當時還在研究,為什麼印度的疫情突然就降低了,現在第四波疫情發生以後,印度的疫情又升上來。

吳尊友舉例,再如日本,在去年東京奧運會期間,疫情比較嚴重,但在奧運會結束後,疫情一下子呈現大幅度下降趨勢,科學家也試圖解釋為什麼日本的疫情突然就平緩了,然而,全球第四波疫情來襲時,日本的疫情突然又升上來。新冠病毒就呈現這樣一個流行規律,它一波流行峰過去後必然有下降的時候,所以從全球角度而言,3月或者未來一段時間流行趨勢減弱,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而且這種可能性是很大的。

吳尊友表示,全球新冠這一輪的大流行是有幾個重要因素促成的,一個是冬季比較適合新冠病毒的生存和傳播;第二個是冬季的節日比較多,感恩節、聖誕節以及新年,人們都會聚集,等到冬季過去,人們回到工作崗位,促進流行的因素也就減少了;第三個因素就是變異毒株的Omicron傳染性比較強,特別是既往感染過或接種過疫苗的人也會感染、傳播。

連結: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 陸流行病專家:3月仍不可能結束 – 兩岸 – 中時 (chinatim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