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海峽阻斷了蔣介石的「反攻大陸之夢」
日本人擬定的「最初反攻計畫」
對蔣介石而言,反攻大陸可以說是他波瀾萬丈的一生中最後的夢想。1949年,在國共內戰中一敗塗地的蔣介石,把中華民國的國家運作機能完全遷移到臺灣,以臺灣作為據點,目標是重新統一全中國。而且,蔣介石把反攻大陸列為最優先的目標,打出「一年準備、二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的口號。
中國共產黨也以「解放台灣」作為目標,所以國共兩黨是隔著台灣海峽伺機打倒對方。不過,從1950年代到60年代,在軍事作戰上欲積極付諸實行的是蔣介石一方。相反地,毛澤東深知就算想要動用武力統一台灣,也會受美國阻撓,因此並不認為這是短期內能夠實現的課題。
一直到1975年蔣介石逝世之前,台灣在這段期間擬定過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反攻大陸軍事計畫。其中,最初擬定的計畫實際上是出自日本人之手,計畫名稱為「光計畫」,而策劃人是由舊帝國陸軍參謀們組成的軍事顧問團「白團」。筆者在2021年6月出版了有關「白團」的紀實書之文庫版《拯救蔣介石的帝國軍人 台灣軍事顧問團・白團的真相》(暫譯),在白團成員的陸軍軍人戶梶金次郎的日記裡,可以看到從52年到53年的這段期間,經常出現有關「光計畫」的描述。
蔣介石日記也提及「光計畫」報告會
蔣介石日記裡的敘述也是一致的。6月11日,在日記上簡短寫道:
「九時半到實踐學社(筆者註:白團設立的教育機構),聽取白鴻亮等對反攻大陸光字計畫」
但是,不管在蔣介石日記或是戶梶的日記,都沒有提及光計畫的細節。
從以下筆者公開入手的國防部機密文件,可以比較具體得知關於這個時候白團提出的光計畫。
光計畫分為甲・乙兩案,1953年5月23日,根據軍學研究會主任的彭孟緝向蔣介石提出的內容,分別設定為甲案是單獨反攻,乙案則是接受美軍等的援助進行反攻。
甲案是「利用突襲作戰,把福建省作為作戰基地,主力部隊往廣東方面挺進,佔領華南地區需要4〜6個月的時間」,首要目標是從臺灣沿岸各個港口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派遣多數的登陸部隊渡海上岸。
另一方面,乙案的出兵規模遠比甲案小,首先是花上1〜2個月佔領一半的福建省,接下來是「為下一步作戰佈局準備」,設定了1〜2個月的作戰期間。
不過,這裡的問題就出在「渡海難度」。不管是哪一種登陸作戰,運輸通常是必須克服的最大難關。同時在戰鬥激烈的登陸作戰中,兵力損失也往往容易增加,也是之所以在很多軍隊裡會組織精銳的「海軍陸戰隊」,專門負責高難度登陸作戰的原因。
10月22日 上午 光計畫研究會 要如何戰勝共產黨? 不要讓問題焦點模糊化。
10月25日 上午 昨天和白(富田)、師(山本親雄)、范(本鄉健)、秦(中島)一同討論未來的方針。總之,在革命戰要憑一己之力,並且以武力戰為中心來研究一事上,大家達成共識。
11月1日 光計畫 完成了大部分 傍晚和白團長提到小型船的事,他非常高興。
1953年6月11日,「光計畫」進入最後的統整階段,要向蔣介石報告的日子終於到來。戶梶在日記上如此記載:
「從0930到1230,在第一講堂向總統說明光計畫。」
除了蔣介石總統以外,還有正副參謀總長也出席聆聽。戶梶也寫道:「自去年九月以來的研究,總算有個成果,可以鬆一口氣了,沒有遺憾」。那一晚,也舉辦了由富田直亮團長(白團首任領導者,化名白鴻亮)主辦的成員慰勞會。
渡海運輸的難題
相隔在中國福建省與台灣之間的台灣海峽,南北有380公里長,在地圖上看起來是狹長的水道,但即使是最窄處也有130公里,較寬的地方則有160公里。在執行登陸作戰的過程中,被敵方發現的風險性高,並且必須在中國設立登陸後的補給基地。因此,反攻大陸需要派遣大規模的登陸部隊,至少要一口氣確保多個作戰據點,將福建省沿岸地區要塞化。
國防部的機密文件裡,如此寫道:
「台灣海峽之渡海輸送,除依輸送艦外,採用以小型船的分散疎開渡海方式,及大規模之空運,在三軍緊密統合下,於全作戰期間期能確保萬全,因此,空軍以擔任確保制空權之簡介護衛為主,海軍以擔任直接護衛為主,又對於大型船隻搭載地登陸地防空機關之配置,各處施設應確保輪替警備,使無遺憾。」
不過,在當時的國際局勢下,尤其是來自美國的壓力,這項光計畫遲遲無法付諸行動。雖然美國支持「反共」,並且協助強化台灣軍力,但是無意再度挑起可能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國共內戰爭端,因此一貫採取消極態度。比起「反攻大陸」,美國的真正目的是對「防衛台灣」的重視,也就是說蔣介石與美國處於同床異夢的狀態。
1958年,蔣介石和美國國務卿杜勒斯(John Foster Dulles)發表了「聯合公報」,承諾不憑藉武力收復大陸,這被美方宣傳為成功壓制住熱衷於反攻大陸的蔣介石,也容易被誤會台灣也同意了這一點,但是根據最新的看法顯示,蔣介石根本沒有放棄反攻大陸的念頭,反而是暗地裡鍥而不捨地擬定作戰計畫。
之後也浮現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計畫,後來卻又不了了之。包括五五〇四計畫、凱旋計畫、中興計畫、田單計畫等,這些計畫名稱均留下了紀錄。
其中,最具規模且統整性高的軍事作戰計畫,甚至差一步就要執行的,是61年開始積極籌措的國光計畫。
根據最近出版的五十嵐隆幸著作《反攻大陸與台灣 中華民國的統一構想和挫折》(暫譯)一書,中國因大躍進政策失敗引起了混亂,蔣介石把它視為反攻大陸的絕佳時機,所以在國防部設置「國光作業室」,擬定了國光計畫。當中,陸軍有20個軍團就要投入16軍團參與,非常具體,而台灣與澎湖諸島的防衛就要依靠美國幫忙。
但是,美國的甘迺迪政權雖然在表面上展現出協助蔣介石的態度,但是實際上是一貫維持著阻止發動戰爭的立場,甚至在63年讓台灣不得不放棄執行。
屢遭美國反對的反攻計畫
關於台灣要反攻大陸一事,蔣介石確實是認真的,也有差一步就要發動的時期。然而,屢屢遭到扮演「剎車器」的美國反對,以致前功盡棄。以防衛台灣為主要目標的美國,與想要光復大陸、重返榮耀的台灣,兩者的戰略目標完全不同的情況下,這樣的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這樣一來,單獨反攻是唯一的方法,但是如何克服台灣海峽成為一大難關。台灣要獨自運送龐大兵力和物資渡海上岸困難重重,勢必需要美國的協助。得不到美國的支持,蔣介石也不敢恣意妄為,遲遲無法正式發動反攻計畫。
之後,1965年發生的小規模海戰(史稱「八六海戰」),台灣的海軍突撃隊被中國軍隊徹底擊沉,證明了台灣要憑一己之力實現反攻大陸根本是不可能的,蔣介石似乎也不得不認清這項事實。到了70年代,蔣介石的身體狀況欠佳,國光作業室也被裁撤,政策焦點轉移到國內的經濟發展,反攻大陸的夢想也變得越來越遙不可及。
從「攻勢作戰」到「攻守並進」的戰略轉變
其實,到了蔣介石的繼任者・蔣經國時代仍沒有放棄反攻大陸的想法,但是提出了「七分政治、三分軍事」的概念。這是中國大陸若發生政治崩壞,最終手段是發動軍事作戰的主張,從過去的「攻勢作戰」戰略轉變為「攻守並進」戰略,把重點切換成建設並且充實台灣這座「反攻基地」。
在那背後,美國一方面持續摸索著與共產中國共存的方式,而台灣也基於蔣經國對現狀的冷靜判斷,認為國軍撤退來台已經過20年之久,軍事實力已經不夠應付反攻大夢。關於這一點,五十嵐如此描述道:「『攻守並進』的戰略轉變是在維持『正統中國』的原則下,為了因應現實的嚴峻考驗而做的選擇。」
台灣海峽是中台兩岸關係的「防波堤」
繼蔣經國之後上任的李登輝總統,致力於推動民主化運動,在1990年代已經實質上放棄了反攻大陸。自此以來,台灣軍隊從反攻大陸的軍事行動改為防守台灣的防衛性質,時至今日。
相隔在台灣與大陸之間的台灣海峽,作為兩岸關係的「防波堤」,一面守護著台灣,免於來自大陸的侵犯,相反地,也牽制住蔣介石反攻大陸的勃勃野心。現在,中國軍隊針對台灣而進行的軍事威脅成為各方面熱烈討論的議題。然而,即使如此,想要全面佔領台灣,在作戰上的難度頗高,這個觀點在軍事專家之間依然根深蒂固。
最大理由就在於臺灣海峽的存在,它讓臺灣這座「絕海孤島」成為易於守衛,不易進攻的「不沉的航空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