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我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掛牌 北京宣布:與立國外交關係降為代辦級

我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於11月18日正式成立並掛牌運作。(外交部提供)
我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於11月18日正式成立並掛牌運作。

文/旺報 許依晨

外交部18日宣布我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正式成立並掛牌運作。這也是我國在歐洲第一個以「台灣」為名的代表處,對此,大陸外交部今天發出聲明表示對此強烈不滿和嚴正抗議,「決定將中立兩國外交關係降為代辦級」。

據大陸外交部聲明,指出2021年11月18日,立陶宛不顧中方嚴正抗議和反覆交涉,允許台灣當局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此舉公然在國際上製造「ㄧ中一台」,背棄立方在兩國建交公報中所作政治承諾,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粗暴干涉中國內政。

陸外交部說,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嚴正抗議,決定將中立兩國外交關係降為代辦級。

陸外交部又指,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普遍共識和公認的國際關系準則,是中國同立陶宛發展雙邊關係的政治基礎。

陸外交部說,中國政府從維護中立關係的善意出發,一再警示立方不要再做背信棄義的事情,遺憾的是,立陶宛無視中國政府的嚴正立場,罔顧雙邊關係大局,罔顧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執意允許以台灣名義在立陶宛設立「代表處」,在國際上製造惡劣先例。

陸外交部表示,鑒於中立賴以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的政治基礎遭到立方破壞,中國政府為了維護自己的主權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不得不將中立兩國外交關係降為代辦級。立陶宛政府必須承擔由此產生的一切後果。

陸外交部同時也表示,正告台灣方面,台灣從來不是一個國家,無論台獨勢力如何歪曲事實、顛倒黑白,都改變不了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歷史事實。

連結:我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掛牌 北京宣布:與立國外交關係降為代辦級 – 兩岸 – 旺報 (chinatimes.com)

美國為台給166億 立陶宛要歐盟給實質支持

立陶宛外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證實,立陶宛將與美國簽署約新台幣166億元的出口信貸協議,他也敦促歐盟,在立陶宛與中國大陸衝突之際,給予立陶宛「實質性支持」。(資料照/美聯社)
立陶宛外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證實,立陶宛將與美國簽署約新台幣166億元的出口信貸協議,他也敦促歐盟,在立陶宛與中國大陸衝突之際,給予立陶宛「實質性支持」。

文/中時新聞網 吳映璠

「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18日正式掛牌,立陶宛外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19日證實,立陶宛將與美國簽署6億美元(約新台幣166億元)的出口信貸協議,同時藍斯柏吉斯也敦促歐盟,在立陶宛與中國大陸衝突之際,給予立陶宛「實質性支持」。

香港《南華早報》20日刊出立陶宛外長藍斯柏吉斯於19日的專訪。藍斯柏吉斯證實,立陶宛將與美國國營進出口銀行(Export-Import Bank)簽署一項達6億美元的出口信貸協議,美國此舉意在緩解立陶宛因為台灣,與中國大陸紛爭所造成的財政損失。

藍斯柏吉斯同時也表示,如果歐盟能在立陶宛與北京的紛爭之間給予更強力的支持,立陶宛將會相當「感謝」。

藍斯柏吉斯說:「我想你可以說,(中國)是某些討論的動力,我們和夥伴的討論一直都是,立陶宛面臨特定困難,經濟及財政,因為我們接收到來自中國的壓力。」

「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18日正式掛牌後,北京「要求立陶宛方面立即修正錯誤決定。」

當被問及立陶宛是否希望歐盟提供更多「具體支持」時,藍斯柏吉斯回應立陶宛將會相當「感謝」,「這符合我們所有人的利益,沒有國家會因為供應鏈中斷或類似事情受害。」

他提到相關具體支持可以包括重新安排供應鏈,以及提供資金降低對中國大陸的依賴,「當面臨類似脅迫時,我們必須了解各個國家可以使用的工具,給予各國更多…因為立陶宛面臨的狀況是,當涉及印太地區時,我們發現在外交政策方面的操作空間相當有限。」

歐盟至今僅給予立陶宛言辭上的支持,針對「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掛牌營運,布魯塞爾認為此舉仍是在歐盟的一中政策下進行,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及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上個月批評北京對立陶宛的施壓「不合理」、「不成比例」。

藍斯柏吉斯說:「中國正在重新劃定、移動紅線,這真的緊縮了策略空間,所以,全球志同道合的夥伴在經濟領域更好的合作,能夠擴大操作空間。」

他強調讓台灣代表處掛牌並沒有違反立陶宛達成的任何協議,他對於迫使布魯塞爾針對台灣議題展開辯論感到「驕傲」。

我國駐歐洲其他外館多稱為「台北辦事處」,北京聲稱將台北改為台灣違反歐盟的一中政策,不過歐盟及立陶宛都強烈駁斥這項指控。

連結:美國為台給166億 立陶宛要歐盟給實質支持 – 國際 – 中時新聞網 (chinatim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