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正鋒:還看不到拜登會為美中關係犧牲台灣
文/中評社張嘉文
針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9月10日上午應約同美國總統拜登通電話。東華大學教授施正鋒表示,美國雖然把中國視是最大挑戰,但未必要軍事衝突,所以在非政治議題上兩邊關係還可以,但關鍵的是東亞跟南海部分美方不會退讓,這條紅線如何取得平衡至關重要。
施正鋒說,美國現在已經面對現實,它已非獨霸,必須面對中國。而拜習通話後,目前為止還看不到拜登會為了跟中國打好關係就犧牲台灣的跡象,拜登重申一中政策,是美國在三大公報後的主軸。
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和台灣國際研究學會今天(9/11)召開「911事件20周年與美中台戰略轉型」座談暨新書發表會。由學會理事長長王崑義主持,邀請東華大學教授施正鋒、健行科大企管系教授顏建發、聯合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蕭衡鍾和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博士張明睿,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羅慶生等人與談。
施正鋒在會中表示,拜登在處理外交事務上,一直認為很多事情見面三分情。對於中國,他認為自己很有能耐去處理,所以這是拜登和習近平第二次通話的原因。而拜登將中國視為競爭者,但又開口找他們幫忙,會讓中國覺得有面子。
施正鋒認為,拜登是「歐巴馬2.0」,仍是傳統民主黨自由主義路線,或自由式的國際主義。但在軍事、氣候變遷、民主人權理念三個戰場會與北京「選擇性交往」,黑白臉手段,軟硬兼施。
施正鋒提到,但拜登對於政治風向相當敏感,視民意會見風轉舵,因此台灣在掌握美國人的民意上變得很重要。就如拜登之前提到台灣如北約、盟邦的地位,類似日韓簽署防衛條約,但即使有又怎樣?美國為了重大利益而改變,是翻臉跟翻書一樣快,就如美國曾兩次把阿富汗視為北約盟邦,但現在下場如何,所以台灣還是要天助自助。
施正鋒說,拜登對中國目前的方式就是見招拆招,不同的議題能分開處理就分開處理。但這和北京想要一起談的想法不太一樣,所以這會是北京和拜登打交道時會考慮的重點。總體而言,習近平跟拜登都算是務實的人,不會把自己推到牆角去。
文章連結:施正鋒:還看不到拜登會為美中關係犧牲台灣 (crntt.com)
駐美代表處更名台灣?王崑義:拜登兩手策略
文/中評社張嘉文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9月10日上午應約同美國總統拜登通電話。隨後又傳出,拜登政府正考慮允許台灣將其駐華盛頓的「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ecro)改名為「台灣代表處」(Taiwan Representative Office)。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王崑義今天(9/11)對此表示,這是拜登兩手策略,先對中國鞠躬哈腰,再給顆炸彈,如果改名一事為真,預估北京不會善罷干休。
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和台灣國際研究學會今天召開「911事件20周年與美中台戰略轉型」座談暨新書發表會。由王崑義主持,邀請東華大學教授施正鋒、健行科大企管系教授顏建發、聯合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蕭衡鍾和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博士張明睿,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羅慶生等人與談。
王崑義在會中表示,20年前的911事件改變了國際形勢,美國集中兵力攻打阿富汗後,中國趁勢崛起。經過了20年變遷,讓中國變成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也讓美中戰略關係改變,雙方失去平衡。
王崑義提到,時至今日,美國正式撤軍阿富汗,使得拜登聲望狂掉,現在相隔七個月,主動打電話給習近平,看得出拜登姿態有放軟的跡象。這使得接下來美對中的政策部分會更軟化,因為不管是氣候變遷問題、恐怖主義或是阿富汗問題等,都必須透過中國來合作。
王崑義表示,但中方的態度從今年三月阿拉斯加會談的劍拔弩張,到天津會談等等,都可以看出北京態度非常強硬。現在拜登主動打電話,放軟了身段,但隔天又有消息,可能將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改名為「台灣代表處」,感覺又丟了顆炸彈給北京。如果美國真做了這改變,是破壞了中國用一中原則在國際圈住台灣的閥門,預估北京不會對此善罷甘休。
王崑義強調,以北京立場會認為,如果美國連阿富汗都守不住,真有本事介入台海衝突嗎?因此台海甚至是東海的情勢都可能更危險。如果美中關係維持合作狀態,台海應該無事,但美中很緊繃的話,北京就可能給美國出難題。